AI导读: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锂电池材料需求激增,产能迅速扩张下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多家锂电企业盈利不及预期,准备计提资产减值。然而,随着行业产能逐步出清和整合以及需求的增长,供需格局有望迎来改善,为行业的未来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锂电池材料需求激增,推动了产能的快速扩张。然而,这一趋势也加剧了行业的竞争,导致多家锂电企业面临盈利压力,不得不计提资产减值。

截至1月21日,锂电池指数板块已有25家公司发布了2024年业绩预告,其中仅三家公司预增,预亏的则高达14家,另有7家公司预减。据统计,至少9家公司计划计提资产减值,涉及存货、在建工程、应收账款及信用减值等多个方面,预计将对2024年度的经营业绩产生显著影响。

这些公司普遍在业绩预告中提到,随着产能的迅速扩张,行业竞争加剧,销售价格大幅下跌,使得企业盈利承压。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多家锂电行业上市公司相继发布了资产减值公告。

例如,行业龙头天齐锂业(002466.SZ)在编制2024年年报的过程中,对其澳洲奎纳纳的氢氧化锂项目进行了减值测试,并发布了风险提示公告。如果后续确定对该项目进行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将对公司的2024年度经营业绩造成较大影响。同样,江特电机(002176.SZ)也披露了计提资产减值公告,预计2024年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合计1.88亿元,包括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应收款项坏账准备等,对公司业绩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此外,盟固利(301487.SZ)和中化国际(600500.SH)等公司也发布了类似的公告。盟固利因下游客户资信能力减弱、应收账款逾期时长增加,计提坏账准备增加;而中化国际则因行业竞争加剧导致非头部企业的生存空间愈加狭窄,预计2024年将亏损22.8亿元至28.6亿元,其中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约为13亿元至19亿元。

尽管当前锂电行业面临诸多挑战,但随着行业产能逐步出清,供需格局有望迎来改善。近年来,锂盐产量增长导致价格持续下探,一度跌破大部分企业的成本线,增加了相关企业存货减值的风险。然而,随着动力、储能、出口等不同链条需求的增长,2025年锂电需求有望保持增长。同时,锂电龙头企业已进入新一轮的产能扩张期,二线电池企业也逐步走出产能利用率的低谷。

从需求侧来看,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望继续增长,新能源汽车需求仍有增长空间。此外,随着碳排放政策的升级以及贸易争端逐步解决,中国车企有望加速进入欧洲市场,进一步激发市场竞争,为具备海外扩张能力的企业带来成长和超额利润的机会。

总的来说,虽然当前锂电行业面临盈利压力和资产减值风险,但随着行业产能的出清和整合以及需求的增长,供需格局有望迎来改善,为行业的未来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