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公司跨界房地产:TOD项目成新宠
AI导读:
多家地铁公司跨界涉足房地产市场,凭借独特的TOD开发模式,厦门轨道和成都轨道等公司在房地产市场中崭露头角,成为新晋百亿房企。TOD项目以其独特的交通资源加持和综合开发优势,成为地铁公司跨界房地产的新宠。
两年多前,多家地铁公司出人意料地大规模进军房地产市场,迅速成为土地竞拍的佼佼者。
如今,这些地铁公司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已纷纷上市。它们跨界涉足副业的成效如何?根据权威机构发布的榜单,厦门轨道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门轨道”)已成为全厦门销售额第一的房企,甚至在某些榜单中超越了老牌房企建发房产;成都轨道城市投资集团(以下简称“成都轨道”)也异军突起,在成都本土房企中独占鳌头。
此外,宁波轨交和合肥轨道等地铁公司也在积极发力。2024年,宁波轨交全年新增土储达119.3亿元,位列全国房企新增货值榜第50位;合肥轨道更是以全年新增货值261.9亿元的成绩,在所有地铁公司中排名榜首,超越了万科、龙湖等老牌房企。
跨界房企崭露头角
在二线城市厦门,谁是目前当地销售规模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答案已不再是那些广为人知的房企,而是厦门轨道。根据房地产研究机构克而瑞福建区域的统计,在2024年度厦门房企销售排行榜上,无论是全口径销售额还是操盘量(含竞配建),厦门轨道均稳居榜首。
厦门轨道去年仅在厦门市场便实现了158.8亿元的销售额,成交面积达到50.14万平方米。若按单套房100平方米估算,厦门轨道全年在厦门售出的房屋超过5000套,这一成绩甚至超越了当地众多老牌房企。
厦门轨道在房地产开发领域的崛起,得益于其大力开发的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项目。依托地铁建设的背景优势,厦门轨道以公共交通站点为中心,打造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通过近几年对TOD项目概念的营销,厦门轨道迅速建立了自己的品牌。
厦门轨道投资成立的“厦门地铁上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专注于TOD项目的开发。自2021年起,厦门轨道在楼市低迷期逆势拿地,大力布局TOD项目。2023年,厦门轨道的全口径销售额首次突破百亿大关,位列厦门房企排行榜第7位;2024年,厦门轨道更是一举夺魁,推出的多个TOD住宅项目均取得了优异的销售业绩。
从厦门地铁路线规划来看,厦门的TOD市场仍有巨大发展潜力。目前,厦门地铁通车里程已达98公里,在建里程超过122公里,远期规划了12条地铁线路,总规模约493公里。
成都轨道的逆袭之路
成都轨道城市投资集团是另一家在房企榜单上崭露头角的地铁公司。近年来,成都新房市场火热,吸引了众多央企房企加大投资力度。然而,在2024年成都房企销售榜TOP10榜单中,成都轨道却以全年销售业绩130.43亿元的成绩脱颖而出,成为新晋百亿房企,在所有本土房企中排名第一。
成都轨道同样致力于TOD项目的开发。2024年,其旗下的多个TOD项目均取得了优异的市场表现。例如,陆肖TOD成为高新南区同类型产品成交面积第一;四川师大站TOD南苑在3个月内5次开盘、5次售罄;幸福桥TOD的商品房成交面积和成交套数均位居金牛区第一。
成都轨道的TOD项目规模宏大,堪比“造城”。除了住宅开发外,成都轨道还在积极探索商业地产领域的发展。目前,成都轨道TOD开发面积已近1000万平方米,商业项目年均开工量近100万平方米,商业年均开工量和持有量均位居成都市第一。
地铁公司纷纷入局房地产
除了厦门轨道和成都轨道外,还有许多地铁公司正在积极发力房地产开发领域。例如宁波轨交和合肥轨道等。这些地铁公司凭借国资背景、资金实力以及独特的TOD开发模式,在房地产市场中崭露头角。
为什么地铁公司会纷纷入局搞房地产开发?最早的成功经验可以追溯到香港地铁。港铁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便推进土地开发与地铁建设的联动整合模式,凭借“轨道+物业”的模式成为全球最会赚钱的地铁公司之一。此后,深圳地铁等内地地铁公司也开始试水房地产并取得成功。
近年来,传统房企拿地额减少,而地铁TOD项目又具备开发难度大、周期长等特点,对房企的资金实力要求更高。因此,具有国资背景的地铁公司开始“亲自下场”参与拿地开发。据易居研究院统计,2022年全年有21城的地铁公司参与拿地,较上年增加7城;全年共成交72幅土地,较上年增加60%。
克而瑞分析师认为,TOD项目的开发不仅能缓解轨道基建的资金问题,还能凭借交通资源的加持提高去化速度。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不断推进和TOD开发模式的日益成熟,未来地铁公司在房地产市场中的地位将更加重要。
(图片来源:网络;文章来源:第一财经,经授权转载)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