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内蒙古化德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项目顺利倒送电,标志着全球首个高寒地区宽滑压压缩空气储能电站进入并网调试阶段。该项目实现多项全球首创技术攻关,内蒙古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迅速增长。

新华财经北京1月21日电(侯倩) 据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最新消息,国家级揭榜挂帅项目——内蒙古化德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项目近日顺利实现倒送电,这标志着全球首个位于高寒地区的宽滑压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正式迈入并网调试的新阶段。

作为内蒙古首批电网侧独立储能示范项目的重要一员,化德压缩空气储能项目由三峡新能源主导投资建设,携手清华大学及佑赛科技等顶尖单位联合实施。该项目设计总规模为60兆瓦/240兆瓦时,凭借清华大学与佑赛科技的前沿技术,成功实现了核心设备100%国产化,并在技术攻关方面取得了三大全球首创性成就:研发出全球首套宽滑压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工艺,打造出首套专为高寒地区设计的压缩空气储能主机装备,以及创新性地实现了地上储气库与地下人工硐室的联合运行储气模式。在工艺方案、关键设备以及储气形式等多个维度,该项目均取得了显著突破,并已申请近百项发明专利,其中多项技术成果位居世界领先地位。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作为抽水蓄能之外最为成熟的物理储能技术之一,以其高安全性、大容量、长寿命及低成本等优势,在促进新能源大规模消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

近年来,内蒙古积极加速新型电力系统的规划建设,有力推动了新型储能规模的迅速扩张。据数据统计,2024年,内蒙古新增新型储能装机规模高达708万千瓦,同比增长率高达246%;截至2024年底,累计建成装机规模已突破1000万千瓦大关,达到1032万千瓦,内蒙古也因此成为全国首个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超过1000万千瓦的省区。

内蒙古化德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项目相关图片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