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截至10月23日,多家基金公司公布2024年三季报,基金经理们在三季度进行了显著的调仓操作,旨在通过资产配置的优化,增强组合的进攻性。文章分析了基金经理的调仓策略及四季度投资展望。

摘要 【首批主动权益基金三季报亮相,基金经理调仓换股积极寻求“进攻”策略】截至10月23日,包括国投瑞银基金、万家基金、泰信基金、中金公司及蜂巢基金在内的多家公司,已陆续发布了其2024年三季报。从披露的基金十大重仓股变动来看,基金经理们在三季度进行了显著的调仓操作,旨在通过资产配置的优化,增强组合的进攻性。

公募基金2024年三季报的发布工作已正式启动。

自9月24日起,一系列增量政策密集出台,市场信心得到显著提升,A股市场迎来强劲反弹,基金经理们在三季度的操作策略备受瞩目。

截至10月23日,多家基金公司如国投瑞银、万家、泰信、中金及蜂巢等,已公布其2024年三季报。从基金十大重仓股的变化来看,基金经理们在三季度进行了大规模的调仓换股,以期通过重新配置资产,实现更具进攻性的投资策略。

调仓换股动作频繁

三季度末,正值A股市场显著回暖之际,已发布的基金三季报显示,多位基金经理对持仓进行了大幅调整。

以施成管理的国投瑞银进宝基金为例,其2024年三季报于10月22日披露,十大重仓股名单随之揭晓。其中,德业股份、阳光电源、比亚迪、锦浪科技等公司新晋前十大,而璞泰来、天齐锂业、多氟多、赣锋锂业等则退出该名单。此外,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科达利、天赐材料等被减持。值得注意的是,中矿资源由二季度末的第五大重仓股跃升至第一大重仓股。

施成在继续深耕新能源领域的同时,逐渐将仓位向光伏板块倾斜,并大幅减持锂电板块。他在季报中表示,新能源应用方面,去库存周期已结束,库存周期上行尚未开始。未来1-2年内,大幅下跌的价格将刺激需求增长。他预计,随着产品价格的大幅下跌和新技术的应用,产品性价比将大幅提升,终端单位用量提升和新兴应用领域出现将带动需求新一轮增长。

在权益投资比例方面,国投瑞银进宝基金的三季报数据显示,该比例为92.77%,较二季度末的92.31%略有上升。从产品规模来看,该基金三季度被赎回0.34亿份。

泰信低碳经济基金由吴秉韬管理,其三季报于10月23日披露。深南电路、领益智造、罗博特科、鹏鼎控股等新晋该基金十大重仓股,而天孚通信、工业富联、景旺电子、生益科技等则退出。

吴秉韬在三季报中透露,该基金继续围绕人工智能板块布局,十大重仓股主要集中在光模块(CPO)、消费电子和印制线路板(PCB)等科技制造领域。

朱剑胜管理的中金新锐基金在三季度加仓了兴瑞科技、亿纬锂能和扬电科技,同时,鼎胜新材、尚太科技、拓邦股份、浙江鼎力新晋十大重仓股,而中际旭创、新易盛、江苏华辰等则退出。朱剑胜明显加仓了回调幅度较大的锂电板块,并减持了股价处于高位的光模块。

积极谋求“进攻”策略

基金经理们通过资产配置的优化,积极寻求更具进攻性的投资策略。

黄兴亮管理的万家行业优选基金在三季度主要减持了因短期涨幅较大而超标的芯片和医药个股,同时增持了一些持续下跌、性价比进一步凸显的公司。

中金公司的冯达在其管理的基金三季报中表示,报告期内持仓仍以科技成长类公司为主,持续看好电子行业和军工行业,维持了在芯片设计、晶圆代工、军工装备等方向的配置比例,并加大了对计算机、传媒行业的关注。其管理的中金进取回报基金在三季度加仓了长盈通和中兵红箭,大幅减持了全志科技,而恒玄科技、中芯国际和比亚迪的仓位则保持不变。

吴穹管理的蜂巢先进制造基金在三季度继续配置以人工智能板块为主的大科技板块,包括算力、消费电子、半导体设备材料、新能源等。中际旭创、浪潮信息和工业富联为该基金前三大重仓股,而新易盛、宁德时代、石头科技、腾讯控股新晋十大重仓股。吴穹在季报中表示,提升了高性价比港股的配置比例,在不同板块超涨超跌时会进行再平衡以优化组合。

除了基金三季报披露的基金经理操作动向,已披露的上市公司三季报也透露了多位知名基金经理三季度的调仓情况。

多位基金经理加大了对科技制造板块的增持。例如,谢治宇管理的兴全合润基金首次进入蓝思科技前十大股东,并增持了梅花生物和密尔克卫,同时减持了石化机械。乔迁管理的兴全商业模式增持了东方电子和燕麦科技,并减持了密尔克卫。钟帅管理的华夏行业景气减持了金新农和得邦照明,并增持了安靠智电。

看好成长板块投资机会

从基金经理的最新观点来看,四季度普遍看好成长板块的投资机会。

黄兴亮认为,之前投资者的预期过于悲观,而此番政策表述体现了高层的托底决心,市场对宏观政策的信心得以修复。他预计,若后续各项政策能够落地,经济运行预期能够触底修复,市场上涨将更具持续性。若市场信心和风险偏好持续回升,将有利于成长风格的表现。

在宏观数据方面,吴秉韬分析指出,9月制造业生产指数重回扩张区间,新订单、价格指数边际改善,带动制造业景气回升。然而,新订单与进口指数均处收缩区间,内需仍然不强,是景气回升的主要制约因素。同时,新出口订单指数回落,外需边际下行,出口压力或有所增大。他认为,当前流动性仍处于偏宽松阶段。

展望四季度,吴穹表示,海外方面最大的不确定性在于美国大选,将密切关注大选结果,并减少持有对大选敏感的板块以防范风险。国内方面,政策已全面回暖,增量政策将逐步落地,推动基本面复苏步伐加快,并逐步反映在上市公司业绩上。每股盈利(EPS)的提升有望推动股票市场逐步上行。除了基本面以外,市场生态在持续优化,有利于提升市场整体估值水平。

朱剑胜认为,市场关注的主要方向可能是弹性相对较大、与国内需求相关性较高,且过去几年已证明具备一定核心竞争力的资产。

在配置行业方面,吴穹继续看好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大科技板块,并计划密切跟踪行业进展,持续优化持仓。施成则认为,以新能源、TMT为代表的业绩成长行业,部分环节在2024年已出现盈利回升。同时,储能、重卡等新需求的增速也在加快,他看好2024-2025年能够兑现成长潜力的公司行情。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原标题:首批主动权益基金三季报亮相,基金经理调仓换股积极寻求“进攻”策略)

(责任编辑: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