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工信部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2024年我国电信业务收入累计超过1.7万亿元,5G电话用户突破10亿户。同时,信息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提升,工信部将继续推动信息通信业发展实现三个“升级”。

新华财经北京1月21日电(记者李唐宁)1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成功举办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了“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情况。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在会上透露,2024年我国电信业务收入累计突破1.7万亿元大关,电信业务总量实现了10%的同比增长。尤为值得一提的是,5G电话用户数量已突破10亿大关,人口普及率更是高达71%以上。展望未来,谢存司长表示,2025年将加大对5G演进技术和6G技术的创新投入,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扩大电信业务的开放范围。

信息基础设施作为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过去的一年里,工信部通过统筹谋划与协同创新,围绕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持续发力,信息通信业的现代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网络基础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移动通信和光纤宽带网络,5G基站数量高达425万个,千兆用户数量也突破了2亿大关,实现了“县县通千兆,乡乡通5G”的宏伟目标。此外,30年来首次批准新设了6个国际出入口局,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的总量也达到了29个。移动物联网的发展更是从“万物互联”迈向了“万物智联”,终端用户数量已超过26亿户。同时,在用算力中心的标准机架数也超过了880万,算力规模与2023年底相比增长了16.5%。

其次,技术产业实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在移动网络方面,我国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的全球占比高达42%,轻量化5G核心网和定制化基站也成功实现了商用。在固定网络方面,空芯光纤、高速光电模块器件的研制取得了重大进展,400GB长距离传输、光纤到房间等新技术也得到了规模部署。此外,卫星通信领域的“手机直连卫星”商用服务也在加速落地。行业企业的实力持续壮大,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成功跻身全球前10强行列,而9家平台企业也进入了全球互联网市值前30强。

再者,应用赋能作用同样显著提升。5G、千兆光网、算力等创新应用在工业、医疗、能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推广,优秀案例数量分别达到了13.8万、3.7万、1.3万个。全国共建设了4000余家5G工厂,重点工业企业的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也达到了84.1%。这些创新应用不仅推动了示范工厂研制周期的缩短,还促进了智能产品应用的蓬勃发展,形成了全球最大的数字消费市场,数字消费规模更是超过了6万亿元。

最后,行业营商环境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北京、上海、海南、深圳四地率先启动了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电子证照得到了全面推广,共发放了2.35万张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电子证照。信息通信企业的数量达到了17.7万家,同比增长了11%,十年间更是增长了近5倍。其中,民营企业的占比超过了93%,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的数量也同比增长了31%,市场活力得到了充分释放。

谢存司长表示,2025年工信部将继续抓好“建、用、研”三个方面的工作,推动信息通信业发展实现三个“升级”。一是网络演进升级,完善“双千兆”网络升级政策,试点部署万兆光网,并有序推进算力中心建设布局的优化;二是融合应用升级,打造5G应用“扬帆”计划和“5G+工业互联网”升级版,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三是创新能力升级,继续加大5G演进和6G技术的创新投入,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扩大电信业务的开放范围,以推动信息通信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关图片描述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