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1至11月,我国数字产业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4%,增速较上年同期提升。相关部门将加快研究出台促进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加强运行监测,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在1月21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针对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记者关于数字产业发展情况的提问,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透露,2024年1至11月期间,我国数字产业实现了显著增长,业务收入累计达到31.7万亿元,同比增长5.4%,增速较上年同期提升了0.4个百分点。陶青强调,为进一步推动数字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相关部门将加速研究并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强化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同时加强数字产业的运行监测,确保产业政策与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为数字经济的做强做优做大提供坚实支撑。

陶青详细阐述,数字产业涵盖了电信业、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关键组成部分,它不仅促进了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还承载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使命。

在具体指标方面,陶青指出,2024年我国数字产业展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在收入层面,2024年1至11月,数字产业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4%,增速较上年同期提升0.4个百分点,其中信息通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服务部分的业务收入更是实现了8.4%的同比增长。利润方面,数字产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4万亿元,同比增长4.0%。

此外,陶青还介绍了数字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显著趋势。围绕新一代信息通信、软件和信息服务、新型显示、物联网等关键领域,我国正加速布局并建设一批数字产业集群,这些集群已成为推动数字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据统计,2024年1至11月,数字产业业务收入规模前十大省份合计完成业务收入25.8万亿元,同比增长6.4%,其中广东、江苏、北京、浙江、上海、山东、四川、福建八个省市的数字产业规模超过万亿级,共同拉动全国数字产业业务收入增长4.9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数字产业领域的新兴动能也在持续累积。陶青表示,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支持建设了13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创新能力得到稳步提升。在人工智能、基础软件等核心技术领域,我国正加快实现突破,智能工厂、智能车间等新模式新业态也层出不穷。特别是在云计算、大数据服务领域,2024年1至11月的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达到了10.5%,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动能。

数字产业发展图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