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工信部副部长张云明介绍,我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累计培育企业超过14万家,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未来将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深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全面提升创新体系效能。

1月21日,工信部副部长张云明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我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目前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已超过14万家,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46万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增至1557家。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已初步构建起以专注主业、聚力创新为核心的梯次成长企业培育体系。

张云明强调,未来将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深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融合,全面提升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为此,工信部在2024年积极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并扩大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旨在企业内布局更多国家级创新平台,同时鼓励和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承担国家科技创新项目。据统计,目前我国有效期内的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已达到46.3万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6.9万家。在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榜单中,我国工业企业入围数量超过570家,占比接近四分之一,科技领军企业在产业科技创新中的引领作用愈发显著。

此外,科技服务业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据张云明介绍,我国已累计培育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606家,2024年新增在孵企业超过1.2万家。同时,全国一体化技术市场建设步伐加快,2024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总额实现突破性增长,达到6.8万亿元,同比增长约11.2%。在标准引领方面,工信部2024年组织制定了71项强制性国家标准,批准发布了2259项行业标准,并支持我国企事业单位牵头制定了144项国际标准,标准在引领产业升级中的作用显著提升。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图片及链接信息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