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发布会:个人养老金制度全国实施,多举措促就业增收
AI导读:
人社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个人养老金制度自2024年12月15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并介绍了四大变化。同时,人社部还透露了2025年在促进就业、技能培训、工资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打算和安排。
2025年1月21日上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人社部”)举行了2024年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会上透露了多项关于社会保障和就业的重要信息。
个人养老金制度自2024年12月15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人社部养老保险司副司长贾江介绍,为鼓励更多人参与,商业银行被鼓励销售全类型的个人养老金产品,并需为参保人提供便捷、个性化的服务,如变更开户银行、领取养老金等。
人社部2024年四季度新闻发布会现场 图片来源:人社部官网
社会保障被视为民生保障的安全网和收入分配的调节器。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司司长卢爱红表示,将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并特别关注中低收入群体。同时,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也将得到提高,以改善其待遇水平。
关于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后的四大变化,贾江进行了详细介绍:
- 扩大实施范围:自2024年12月15日起,所有在中国境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均可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税收优惠政策也同步扩大到全国。
- 优化产品供给:在现有产品基础上,将国债、特定养老储蓄、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范围,并鼓励金融机构提供投资咨询服务和默认投资服务。
- 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商业银行被鼓励销售更多类型的个人养老金产品,并提供更多便捷、个性化的服务。
- 完善领取条件和办法:增加了因重大疾病、领取失业保险金达到一定条件或正在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而提前领取个人养老金的情形。
卢爱红还介绍了2024年社会保障工作的稳步推进情况,包括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全国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等。同时,他透露了人社部门2025年在促进就业、技能培训、工资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打算和安排。
在促进就业方面,人社部将稳定和扩大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针对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和其他群体就业,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开发更多就业岗位、支持中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等。
此外,人社部还将构建高质量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包括挖掘就业增长潜能、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帮扶其他群体就业以及提升就业服务质效等。
总体而言,人社部在2024年取得了显著成绩,并在2025年将继续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障和就业服务。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