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超“调改”风潮下的挑战与机遇
AI导读:
2024年,线下商超行业迎来“调改”风潮,尽管调改门店提升了客流和销售额,但高额投入与行业承压导致上市公司业绩依然亏损。调改带来的阵痛具有必然性和周期性,未来商超龙头企业将继续推进门店调改及战略转型工作。
财联社1月21日讯(记者吴蔚玲)2024年,线下商超行业迎来了“调改”风潮,成为众多企业的关键词。近期,多家上市公司的业绩预告揭示了调改带来的复杂影响:尽管调改门店实现了客流和销售额的提升,但高额的投入、零售行业整体的承压以及闭店损失,仍导致相关上市公司在2024年继续面临亏损局面。
财联社记者通过多方采访了解到,调改为超市带来的短期“阵痛”具有其必然性和周期性。从已实施调改的门店来看,尽管调改的成功离不开必要的人力物力投入,但随着门店品质、服务等多方面的转型升级,调改后的门店能够持续保持销售额的增长态势。展望2025年,商超行业的领军企业仍将继续推进门店调改工作。
作为商超调改的“先行者”,永辉超市(601933.SH)和中百集团(000759.SZ)近日相继发布了业绩预告。永辉超市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将亏损14亿元,较上一年度亏损额有所增加;中百集团则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4.33亿元至6.13亿元,同样面临亏损加剧的挑战。
2024年,胖东来式的调改策略一度为陷入困境的商超企业带来了希望。永辉超市、ST步步高(002251.SZ)、中百集团等多家公司通过调改门店,在重新开业期间实现了客流量和销售额的显著提升。然而,从永辉超市和中百集团的整体业绩来看,调改尚未能迅速扭转亏损局面。
永辉超市在公告中指出,2024年的经营情况并未较上一年度明显改善,这既受到零售行业整体挑战的影响,也与公司主动进行的战略和经营模式转型带来的前期阵痛有关。调改门店虽然迅速提升了客流和销售额,但全新的经营模式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包括长时间的关店改造和能力迭代。
中百集团也提到,公司启动了自主调改实践,并开展了促销活动,但由于人工成本、租金成本递增等因素,利润空间受到了压缩。
零售电商行业专家庄帅表示,永辉超市的调改具有全面性,涉及供应链、门店运营体系和组织管理机制,这一过程必然对盈利产生较大影响,且该影响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然而,他同时也指出,调改带来的积极变化和效果不容忽视,如果能够持续保持调改后的稳定增长态势,未来的盈利或将超出预期。
从已调改的门店来看,其成效得到了持续验证。ST步步高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步步高超市调改了14家门店,开业后销售额、客流、客单价均实现了倍数式的增长。以步步高梅溪新天地超市为例,调改后日均销售额从15万元提升至115万元,临近过年时更是进一步提升到了120万至125万元左右。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数据,对47家超市企业、超过1万家门店的抽样调查显示,2024年四分之三的样本超市进行了调改,其中75%的门店取得了销售额增长,增幅主要集中在20%以内,个别调改门店的增长甚至超过了50%。
从商超企业的角度来看,胖东来式的调改之所以能取得成效,离不开一定的人力物力投入。这包括提高员工薪资、缩短工作时间、改善工作环境等措施;同时,从顾客角度出发,取消强制动线、拓宽卖场通道、增添免费取冰处、饮水机、洗手台等便利设施,将贴心服务融入到购物体验中;此外,从供应链入手,对进入超市的商品进行全链条品控管理。
在执行端,一定成本的投入保证了调改的顺利进行。步步高超市水果区的一名工作人员介绍,由于光照、温度等多方面原因,她需要定时对蓝莓、红果参等各类水果进行拆盒清理,挑出变质的水果。公司承担坏果的损失,没有业绩、破损率等要求,让她可以专心按照品质标准来工作。
目前,“调改”仍是商超龙头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仅今年1月,永辉超市就完成了七家门店的调改;ST步步高也有两家调改超市重新对外营业。ST步步高表示,今年公司将继续完成剩余超市门店的调改工作。永辉超市也在业绩预告中展望2025年,将继续推进门店调改以及配套的战略转型工作。
(文章来源:财联社,图片来源:网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