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家医保局联合卫生健康、工业信息化、药品监管部门,赴上海调研药品集采政策,重点收集中选仿制药与原研药在疗效和安全性上的差异,以进一步完善集采政策,确保药品质量和疗效。

国家医保局于1月20日宣布,为强化民主监督,广泛吸纳临床一线意见,发挥医生专业效能,并获取集采药品临床使用的直接证据,于1月21日组织了一次联合调研。此次调研由国家医保局领导带队,联合卫生健康、工业信息化、药品监管部门,前往上海,面对面听取政协委员、专家对药品集采政策及中选产品质量保障的意见和建议,重点搜集有临床数据支撑、具有统计学差异的质量和药效问题线索。

此次调研的核心议题之一是收集中选仿制药与原研药在疗效和安全性指标上的差异,包括治愈率、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国家医保局通过函件列出了详细的交流提纲,旨在深入了解集采药品的临床使用实效,并与各方共商进一步提升集采药品质量和效果的策略。

近期,由郑民华等20位上海市政协委员联合提交的提案《关于在药品集采背景下如何能够用到疗效好的药物的提案》,指出了药品集中采购可能存在的三大担忧:药品价格过低可能影响疗效、原研药的可获得性问题、以及产业发展可持续性。民革上海市委也提交了相关提案,强调提升药品疗效、质量与患者信任的重要性。

国家医保局明确回应,集采协议量通常占医疗机构报量的60%~80%,剩余部分由医疗机构自主选择采购品牌,未实行“一刀切”禁止采购进口原研药的制度。对于集采药品存在的质量问题,医保部门将严格按照集采协议和相关制度追究中选企业责任,措施包括取消中选资格、列入集采违规名单、给予失信评级等。

集采药品的质量问题同样引起了多位政协委员的关注。上海市政协常委、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郑民华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尽管国家药品集采在降低医保和民众负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低价可能导致药物质量不稳定。他列举了抗生素过敏、血压不降、麻醉效果不佳等临床实例。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卢长林也提交了关于优化药品集采的提案,指出医生普遍反映集采药疗效不如进口药或原研药。例如,使用相同剂量的降压药,进口药能更好地控制血压,而集采药则可能导致患者血压波动较大。

民革上海市委的提案也强调了当前集采存在的问题之一,即药品疗效、质量与患者信任的提升需求。尽管有一致性认证体系,但患者反映不同厂商的相同药品名药效存在差异。

此次调研和提案的提出,旨在进一步完善药品集采政策,确保中选药品的质量和疗效,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