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春运第6天,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到21411.8万人次,环比增长2.6%,同比增长10.9%。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等交通方式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长态势。

中新网1月20日电 据交通运输部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月19日,正值春运的第6天,农历腊月二十,星期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到了21411.8万人次,这一数字与前一日相比增长了2.6%,与2024年同期(星期三)相比,更是实现了10.9%的显著增长。

在各类交通方式中,铁路客运量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达到了1289.3万人次,环比下降了4.1%,但相较于2024年同期,仍然实现了12.2%的增长。这一变化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列车运行安排、旅客出行需求等。

公路方面,人员流动量持续攀升,总人数达到了19826万人次,环比增长3.1%,同比2024年同期增长了10.8%。其中,公路营业性客运量为3268万人次,环比增长2.2%,同比更是增长了17%,显示出公路客运在春运期间的重要地位。此外,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也达到了16558万人次,环比增长3.3%,同比增长9.6%,进一步凸显了自驾出行在春运中的受欢迎程度。

水路客运量方面,尽管基数相对较小,但也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1月19日,水路客运量达到了72万人次,环比增长4.5%,同比更是大幅增长了31.5%,显示出水路交通在春运中的独特作用。

民航客运量则保持平稳增长,1月19日达到了224.45万人次,环比增长0.16%,同比增长6.1%。尽管增长幅度相对较小,但民航作为长途出行的重要方式,其在春运中的作用依然不可忽视。

总体来看,2025年春运期间,我国各种交通方式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长态势,为人民群众的出行提供了有力保障。(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图片及链接信息已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