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出炉:两步走战略部署,深化教育改革
AI导读:
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分2027年和2035年两步走战略部署,深化教育改革,加强素质教育,推进“双减”,有序推进中考改革,旨在加速我国教育强国的建设步伐。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为加速我国教育强国的建设步伐提供了全面且系统的战略部署。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强调,该《纲要》是我国首个以教育强国为主题,旨在全面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国家行动计划,其意义重大。
两步走战略部署
《纲要》采取了远近结合的策略,明确提出了分2027年和2035年两步走的战略部署。第一步,至2027年,将重点打牢教育强国建设的基础,并期望在此阶段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第二步,至2035年,将深化重大战略布局,确保教育强国的全面建成。届时,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将更加系统完备,高质量教育体系将全面建成,基础教育普及水平和质量将稳居世界前列,学习型社会将全面形成,人民群众对教育满意度将显著跃升,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能力也将显著提升,教育现代化总体目标将得以实现。
为实现这一目标,《纲要》详细部署了九大重点任务,涵盖立德树人、基础教育强化、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提升、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培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教师队伍素质提升、教育综合改革深化以及教育对外开放战略完善等多个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已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但此次《纲要》的出台,标志着中央对教育强国建设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更高的要求。
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院长柯政指出,教育强国的核心在于以教育“强”国,即教育如何支撑现代化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长周洪宇也强调,教育强国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以立德树人工程为战略牵引,包含一系列重大工程、行动、计划等。
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双减”
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纲要》针对当前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诸多有力举措。其中,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加快补齐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短板,成为重要内容。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研究所所长王烽表示,提供适合每个人的教育,发展每个人的个性,开发每个人的潜能,才能激发整个国家的创新能力。然而,当前应试教育的观念和实践仍存在诸多问题,如“高分名校”衡量教育质量的观念在政府主管部门干部、校长教师、家长中仍占据主导地位。为此,《纲要》提出了学生体质强健计划、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劳动习惯养成计划等多个计划行动,旨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在推进“双减”方面,《纲要》提出巩固校外培训治理成果,严控学科类培训,规范非学科类培训,压减重复性作业,减少日常考试测试频次等措施。这些措施旨在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有序推进中考改革
针对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纲要》提出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树立正确政绩观,树立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防止和纠正“分数至上”等偏差。同时,《纲要》还提出有序推进中考改革,加快扩大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到校,开展均衡派位招生试点等措施。这些措施旨在打破单一评价的僵局,减轻学生负担,促进教育公平。
以北京市和浙江省为例,两地已明确要求将优质普通高中的招生计划按一定比例分配到一般初中校,以实现生源质量的均衡。而在河南省郑州市等地,已开始探索均衡派位招生的改革模式,取得了积极成效。
总之,《纲要》的出台为我国教育强国的建设提供了全面且系统的战略部署。未来,随着各项措施的逐步落实和深化,我国教育领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图片链接保持不变)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