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2024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成果显著
AI导读:
四川省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四川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00家,总量达1.8万家,六大优势产业等增加值分别增长,前瞻布局未来产业,2025年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
中新网成都1月20日电 (王利文) 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于1月20日盛大开幕,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施小琳在大会上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2024年四川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全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00家,使得总量攀升至1.8万家,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能。
四川的发展活力正加速释放。据报告显示,2024年共有29项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六大优势产业、高技术制造业以及绿色低碳优势产业的增加值分别实现了6.9%、8.4%和10.2%的增长。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无人机、核技术应用等新兴产业的增长率更是超过了20%,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数量也增加至5个。此外,产业投资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技术改造投资也增长了9.6%。
在过去的一年里,四川坚持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的发展路径。报告强调,四川正不断强化科技创新的策源功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正加速形成,28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已完成优化重组。政府统筹20亿元资金实施了6个重大科技专项,并通过推广“线上科创通+线下科创岛”等创新服务模式,组建了省级中试研发公司,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了33.6%。同时,新型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等22项重大科技成果在四川成功转化,前瞻性地布局了生物制造、量子科技、6G等未来产业。此外,四川还新增了8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7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算力基础设施加快建设,长虹云帆等34个大模型成功发布,成都也被正式获批为国家数据标注基地。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方面,四川也有显著进展,19所高校的115个学科进入世界高水平学科行列,新增急需紧缺和新兴交叉专业点246个,在川高校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13项。
报告还明确提出,2025年四川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并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四川将开展有组织的科技创新活动,促进技术革命性突破、要素创新性配置以及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以期推动更多“川字牌”科技成果的涌现。在加快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方面,四川将全力服务保障国家实验室的高质量运行,并充分发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和制造业创新中心的作用。同时,四川还将大力推进人工智能“一号创新工程”,并持续实施6个重大科技专项。此外,四川还将推进成都科创生态岛“四链”融合的先行先试工作,并构建“1+N”中试研发平台体系,以促进科技成果的沿途转化和应用示范。四川还将着力壮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及科技领军企业的队伍,并支持在川高校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和基础研究工作,加快引进和培养一流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在推动重点产业建圈强链方面,报告指出,四川将重点抓好人工智能、高端能源装备、航空航天、新型显示、新能源、医药健康等“15+N”重点产业链的发展,以优化产业生态、强化产业链、延伸产业链、补充产业链,从而促进高水平发展。四川还将加快发展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和3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并实施科技支撑未来产业发展的“先手棋”计划,抢先布局原子级制造产业以及6G、量子科技、具身智能、脑科学和脑机接口、可控核聚变等前沿产业。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