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宁波成为我国首个国家级制造业冠军数量破百的城市,并晋级为我国外贸“第五城”。本文深入剖析宁波经济发展新动力,包括创新战略、产业体系重塑、新产业发展以及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

编者按:2024年末至2025年初,21世纪经济报道推出特别专题,聚焦长三角区域经济,深入剖析其发展新动力,旨在助力提升该区域的创新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长三角地区在过去一年中展现了强大的经济韧性与活力,继续扮演着“增长极、动力源、试验田”的角色。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柳宁馨杭州报道

2024年,宁波取得显著经济成就,成为我国首个国家级制造业冠军数量破百的城市,并成功晋级为我国外贸“第五城”。在宁波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市长汤飞帆预计2024年宁波地区生产总值将增长约5.5%。

历史数据显示,宁波的GDP从2022年的15704.3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6452.8亿元,增长率分别为3.5%和5.5%。同期,杭州成功迈入“2万亿俱乐部”,GDP达到20059亿元,同比增长5.6%。虽然杭州2024年的经济数据尚未公布,但宁波已设定2025年的经济增长目标为5.5%以上。

宁波的创新战略是其未来发展的关键。2025年,宁波计划推动全领域、全链条、全要素、全社会的系统创新,力求在教育、科技、人才方面实现一体化发展,全面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为实现这一目标,宁波在产业体系重塑方面已迈出第一步。

尽管宁波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面临城市能级、科创资源和龙头企业不足等挑战。因此,宁波将开放置于更重要的位置,期望链接更多外部资源,促进单项冠军企业在新领域的崛起,并引进、培育更多新产业的领头企业。

截至2024年12月,宁波拥有674家单项冠军企业,其中包括104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占全国总数的6.68%。这些企业在全球和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在高端装备、关键基础件等领域。

宁波计划通过引入AI等新技术,推动本地产业的创新发展。例如,宁波智能产品创新大赛的举办,旨在探讨“AI+产品”的未来趋势。此外,宁波还与外部团队合作,如深圳津渡生物的“GeneLLM多组学医学诊断大模型”,以推动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

在产业体系更新方面,宁波将迭代打造“361”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旨在打造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六大高能级产业集群,并布局未来产业新赛道。

除了更新重塑优势产业,宁波还积极发展新产业,如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和低空经济等。宁波计划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量提升至70万辆以上,人形机器人产业也将得到大力发展。

在低空经济领域,宁波已有百余家企业涉足,主要集中在中上游制造环节。尽管与一些头部城市相比,宁波在低空经济相关的创新资源方面还有所不足,但宁波仍在积极寻求突破。

此外,宁波还致力于加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2024年12月,宁波成为全国首个启动建设城市数据空间的副省级城市。宁波计划通过构建城市算力网、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等方式,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宁波在软件和工业互联网领域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多家企业入选工信部2024年“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和5G工厂名录,展现了宁波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实力。

然而,宁波仍需面对软件行业龙头企业缺失和人才紧缺等挑战。为此,宁波需要持续优化引才环境,做强数实融合生态,以推动软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