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发布《申报指南》公开遴选子基金管理机构
AI导读: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正式发布《申报指南》,面向全国VC/PE机构公开遴选子基金管理机构,打破注册地限制,鼓励投资硬科技项目,打造耐心资本。
新华财经上海1月20日电(记者郭慕清)1月20日,总规模为100亿元的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正式发布了其《申报指南》,这一举措标志着该基金面向全国VC/PE机构展开了广泛的合作邀请,旨在公开遴选出优秀的子基金管理机构。
据记者深入了解,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发布的《申报指南》在推动上海乃至中国“从0到1”的原始创新转化方面,展现了多项创新亮点。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该指南打破了传统的注册地限制,明确指出,虽然原则上子基金应注册在上海市,但对于投资境外标的或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对子基金的认缴出资额不超过该子基金认缴出资总额20%的情况,可以不受此限制。这一灵活的政策调整,无疑为更多优质项目和资本的自由流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回顾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了鼓励取消基金及管理人注册地限制的建议。业内人士对此表示,以往部分母基金严格的注册地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优质项目和资本的流动。而上海未来产业基金的这一举措,正是对“2024年国办一号文”的积极响应和实践,具有显著的风向标意义。
此外,公开信息显示,上海未来产业基金由上海市财政全额出资,基金期限为15年,并可根据实际情况申请延长3年。此次发布的《申报指南》更加强调了打造“耐心资本”的重要性,明确指出子基金的存续期不应超过上海未来产业基金的剩余存续期限。而上海未来产业基金自身15年的存续期限,也足以为更多子基金提供更长期、广泛的周期覆盖,为科技创新提供更为稳健的资金支持。
不仅如此,《申报指南》还明确鼓励子基金投资于处于概念验证、科研成果小试中试、科技企业初创阶段的未来产业领域硬科技项目,以填补早期创新项目投资的空白。同时,该指南还明确了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将基于子基金的投资状况设立回购机制,允许子基金管理机构或其指定方在存续期内回购基金出资部分等灵活措施,进一步增强了子基金管理机构的信心和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24浦江创新论坛上,上海就已正式宣布组建总规模100亿元的未来产业基金。作为由政府指导、市场化运作的功能性政府投资母基金,上海未来产业基金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而是聚焦于颠覆式创新和多学科交叉领域。上海未来产业基金表示,其管理人上海未来启点公司将根据基金的职能与定位,全面负责基金的日常运营和管理工作。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