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重庆潼南区正致力于打造“中国第一汽车后市场”,依托当地优势资源,积极推进二手车出口业务至非洲、中亚等地。潼南区已启动“潼越山海”计划,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显著,展现出积极的外贸出口努力。

中新网重庆1月20日电 (张旭) 重庆潼南区正致力于打造一个被誉为“中国第一汽车后市场”的产业集群,依托当地优势资源,积极推进二手车出口业务,目标市场涵盖非洲、中亚等多个地区。

在重庆市两会期间,重庆市人大代表、潼南高新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尤长清于20日透露,潼南区在二手车出口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效。据悉,潼南区每年能够回收并梯次利用报废车辆达12万辆,同时回收报废新能源汽车锂电池1万吨,为汽车后市场行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资料图展示了重庆潼南区的一处废旧汽车处理场所,展现了该区在汽车循环经济方面的积极努力。张旭摄

基于现有优势,潼南区积极响应“渝车出海”计划,加速建设再制造产业园,并与辰致安奇(重庆)循环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携手合作,共同抢占行业新风口。此外,潼南区还加强了与意大利、贝宁等国家的合作,进一步推动二手车出口至非洲、中亚等海外市场。

潼南区本土企业重庆弘喜汽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二手车出口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果。该企业于2022年成功出口数十台二手车至中亚地区,为潼南区二手车出口业务积累了宝贵经验。该企业相关负责人陈永耀表示,得益于汽车后市场行业的快速发展,潼南区在二手车出口方面具有车辆资源丰富、质量可靠、成本低廉等优势。

然而,在二手车国际贸易中,仍面临信用体系不完善、质量认证及支付环节待改进等问题。陈永耀指出,尽管存在这些挑战,但非洲、中亚等地区对二手车的需求依然旺盛,其中非洲市场更偏爱燃油车,而中亚市场则对新能源汽车表现出浓厚兴趣。

据潼南区商务委介绍,2024年潼南区启动了“潼越山海”计划,外贸进出口总值实现了36.1%的同比增长。这一成绩彰显了潼南区在推动外贸出口方面的积极努力和显著成效。

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聚力打造内陆开放国际合作引领区,在服务国家向西向南高水平开放中培育新优势。尤长清表示,潼南区推动二手车出口业务正是对这一战略目标的积极响应和具体实践,将充分发挥相关“后发优势”,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