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地方两会密集召开,首发经济成为备受瞩目的高频词汇。多地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积极发展首发经济,代表委员们也纷纷建言献策。上海等地在首发经济领域取得显著成果,其他地区也积极响应,推动首发经济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财联社1月21日讯(记者郭松峤)近期,随着地方两会的密集召开,“首发经济”成为备受瞩目的高频词汇,频繁出现在多地政府工作报告中,引发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的热议与积极建言。

财联社记者观察到,在各地陆续召开的地方两会上,“首发经济”已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该词不仅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成为代表委员们讨论的重点。

回顾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明确提出“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并将“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列为2025年的重点任务之一。这一战略导向为地方发展首发经济提供了政策支撑。

以上海为例,2024年上海新增各类首店总数高达1269家,同比增长4.4%。其中,下半年新增首店568家,涵盖全球首店、亚洲首店、中国首店等多个级别。这些数据彰显了上海在首发经济领域的强劲动力和领先地位。上海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首发经济,以提振消费和促进产业升级。

东北地区同样不甘落后。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积极推进首发经济,计划在2025年引进培育100个首店。此外,东北三省首座第四代万达广场在长春开业,引入了44家首店,涵盖多种新业态,为长春的消费市场注入了新活力。

除了上海和吉林,北京、陕西、湖南等多地也将首发经济作为热议焦点。北京市明确提出要培育新型消费,积极发展首发经济,扩大时尚消费,并支持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新业态的发展。陕西省则提出加快发展首发经济等新型经济形态,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提升服务品质,释放文旅消费潜能。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表示,首发经济是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助推器”,与高质量发展目标相契合。通过推出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首发经济能够丰富市场供给,加速产业成果向消费市场转化,从而拉动消费、促进产业升级,提升城市商业活力和消费竞争力。

在地方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围绕首发经济的发展提出了诸多建议。他们普遍认为,发展首发经济需要良好的营商环境、政策支持和服务体系。例如,民建上海市委建议持续优化服务消费环境,简化审批流程;北京市政协委员李志起建议完善政策体系,加强配套支持;湖北省政协常委张琼则建议因地制宜,出台支持首发经济发展的措施。

此外,多位政协委员还提出,应推动首发经济与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深度融合,利用先进技术实现消费场景、商业模式、产品服务的创新。他们建议将首发门店打造成多功能综合体验中心,以满足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

综上所述,首发经济已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各地政府工作报告的明确导向和代表委员们的积极建言献策,首发经济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