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增量政策助力股市与经济稳健发展
AI导读: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华生分析中央增量政策对股市与经济的影响,指出改善经济基本面是股市走好走稳的基础,增量政策需精准聚焦核心问题,四箭齐发助力经济,政策需“落地有声”确保实施效果。
作者: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东南大学国家发展与政策研究院院长 华生
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力推出增量政策”,极大地提振了市场情绪,相关部门正积极落实多项增量政策。在此背景下,如何聚焦共识,在最佳发力点上实施最优增量规模,成为市场焦点。
经济基本面是股市稳健基石
国庆后,股指未持续攀升,部分投资者产生挫败感,对股市上涨产生疑虑。但快速上涨易引发市场泡沫,波浪式发展的长期牛市更符合政策目标和投资者利益。
有人期望股市快速上涨至4000点或5000点,认为中国股市与发达国家市场相比仍有巨大上涨空间。然而,缩小估值差异需考虑公司治理、法治环境等因素,非一日之功。
科技创新虽推动市场上涨,但美股表现以企业盈利为支撑。与A股相比,美股市盈率和市净率较高,但投资者已开始关注美股是否见顶。因此,股市长期稳健还需依赖经济基本面和企业盈利的提升。
上证指数节前已超3300点,但仍有10%至20%的上升空间。这主要得益于中央推出的经济增量政策组合拳,如央行创设的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等,为上市公司提供激励。
降息虽可推升市场,但进一步降息将压缩银行存贷款利差,影响居民财产性收入。因此,降息余地有限,需权衡得失。
综上,改善经济基本面及上市公司盈利状况是股市稳健的基础,也是中央推出增量政策的原因。
增量政策精准聚焦核心问题
增量政策组合拳靶向明确,聚焦股市和楼市,为政策效果提供客观评价标准,体现政府稳经济的决心。
普遍性发钱或消费券虽可拉动消费,但负担大、时效短、缺乏可持续性,且易成为储蓄转移方式。大规模基建项目也不适合当前实际,地方政府债务负担沉重。
发行国债偿还地方债务虽可减轻地方政府负担,但易引发逆向刺激和道德风险。市场自动出清恢复供需平衡的主张则忽视了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
面对逆周期调节、经济结构性调整和体制机制改革三重挑战,宏观政策组合拳可归纳为“四支箭”:
“四箭齐发”助力经济
第一支箭射向资本市场,推动其繁荣发展,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促进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第二支箭射向地方政府债务,化解债务链,促进国民经济舒筋活络,强有力促进投资和消费需求。
第三支箭射向民营经济,增强企业家信心,释放市场活力。民营经济已成为创造GDP、科技创新、吸纳就业、贡献税收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促进法及监察法修正草案的制定,为民营经济提供法律保障。
第四支箭射向楼市,遏制和扭转房地产市场颓势。金融财政政策组合可缓和颓势,但楼市真正走出低迷需长期努力。将房地产市场发展纳入新型城镇化布局,解决产业工人住房和社会福利保障问题,是楼市健康发展的根本出路。
增量政策需“落地有声”
政策组合拳的有效实施将带来股市反转。然而,政策部署和实施过程中仍存在挑战,需确保政策“落地有声”、“抓铁留痕”。
第二支箭需足够规模,建立公共信息平台,确保专款专用。解决地方政府拖欠工资和企业欠款问题是化债成功与否的关键。
第三支箭需符合经济发展现实,肯定民营经济作用,调整理论、政策和法规,给民营企业吃“定心丸”。保障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权益,稳定企业家信心。
第四支箭需专题讨论,制定详细规划、方案和部署,确保楼市健康发展。
总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并存。只要脚踏实地、拼搏进取,随着经济基本面好转和企业盈利提升,中国股市的波浪式“慢牛”和长期繁荣发展目标定能实现。让我们满怀信心迎接资本市场繁荣灿烂的明天!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