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商务部联合相关部门发布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实施方案,从1月20日起实施,补贴上限为500元。政策加速消费者换机周期,预计第一季度手机出货量将大幅增长,但长期趋势仍由需求和创新主导。

1月15日,商务部联合相关部门正式发布了《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实施方案》(简称《方案》),详细阐述了补贴的具体品种、标准及实施细节。自1月20日起,全国各地陆续启动了针对手机等数码产品的购新补贴政策。该政策规定,对于售价不超过6000元的单件产品,消费者可享受销售价格15%的补贴,每人每类产品限购一件,补贴上限设定为500元。此次补贴政策覆盖广泛,不受品牌及型号限制,国内外品牌均可参与。

据官方消息,为确保补贴资金的有效利用,相关部门将对价格违法行为进行严格监管,一旦发现存在不履行价格承诺、先涨价后补贴等行为,将立即取消其参与资格并追回补贴资金。广东省积极响应,发布了相关公告进一步细化补贴实施细则。业内专家指出,该补贴政策不仅加速了消费者的换机周期,还将在短期内有效刺激消费需求,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市场手机出货量将显著增长,增幅或超过10%。然而,长期来看,市场消费趋势仍将由需求和创新主导,补贴政策退出后,市场增长将回归常态。

具体而言,《方案》明确了补贴的品种和补贴标准。个人消费者在购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三类数码产品时,若产品单价不超过6000元,则可享受销售价格的15%作为补贴,每人每类产品限购一件,补贴金额不超过500元。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补贴为购新补贴,无需以旧换新,消费者可直接享受优惠。此外,不超过6000元的定价标准是指扣除商场、品牌及移动运营商所有优惠后的最终付款价格。

此次补贴政策覆盖的品牌包括华为、荣耀、小米、vivo、OPPO、iQOO、一加、真我等,优惠力度空前。例如,小米15 12GB+256GB版本原价4499元,补贴500元后,仅需3999元即可入手,并享受24期免息优惠。经过综合考量,3333元被认为是购买这三类数码产品的最佳价格点,因为在此价格下,消费者能够按照15%的折扣率获得全额500元的补贴。

针对消费者可能遇到的商家先涨价后补贴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明确表示,将严厉打击价格违法行为,对存在不履行价格承诺、先涨价后打折等行为的经营主体,将取消其参与活动资格并追缴补贴资金。同时,消费者也需配合相关部门的监管工作,完成信息采集和产品验证,以确保补贴资金的安全。

广东省商务厅于1月19日发布了《关于加力扩围实施2025年家电、数码产品消费补贴政策的公告》,进一步细化了补贴政策的实施细则。从1月20日起,广东地区消费者购买单价不超过6000元的手机(含通话功能产品)、平板(含智能办公本和平板类学习机等)、智能手表手环(含智能儿童手表等)均可享受补贴,补贴比例为最终销售价格的15%,每件补贴不超过500元。在补贴政策的推动下,多款手机价格已调整至6000元以下,其中iPhone 16 Plus 128G版本更是直降千元。此外,京东、淘宝等平台也借助“年货节”等促销活动,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优惠选择。

Counterpoint咨询机构认为,补贴政策缩短了消费者的换机周期,刺激了短期内的消费需求。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市场的手机出货量将达到7500万至8000万部,实际销量甚至可能突破8000万部。尽管补贴政策催生了一波换机潮,但市场的长期消费趋势仍将由消费者的需求和产品的创新决定。随着补贴政策的退出,市场将回归促销和创新驱动的发展轨道。补贴政策的实施,无疑为数码消费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助力了经济的增长。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