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创业板15周年成绩单显示,已汇聚1358家上市公司,为实体经济注入新动能。通过直接融资支持,创业板助力企业技术创新和市场扩张,推动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业板15周年:1358家上市公司共筑创新创业新高地(财经眼)

创业板自2009年开市以来,已汇聚1358家上市公司,成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近日,深交所发布的创业板公司三季报及15周年“成绩单”,揭示了创业板为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带来的深刻变革。

从数据上看,创业板公司的平均营业收入已从开市当年的3.36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21.23亿元。2019年至2023年,创业板公司的平均研发投入由1.07亿元增长至1.46亿元,研发人员总数也由31.41万人增长至57.53万人。这些数据背后,是创业板为中小企业提供的直接融资平台,助力其技术创新和市场扩张。

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之一,借助创业板融资环境和发展平台,不断跨越成长沟坎,实现了业绩的翻番。同样,西安蓝晓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创业板融资支持,突破技术难关,拿下近30亿元“盐湖提锂”大订单。这些成功案例,彰显了创业板对优质科技企业的吸引力。

创业板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约占九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占比近七成。创业板不仅引导更多资源向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领域汇集,还推动了研发强度的持续上升和研发队伍的不断扩张。据统计,创业板公司累计总研发投入近万亿元,板块总体研发强度超5%,高于A股平均水平。此外,创业板公司还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研发,实现了科研成果的转化。

2020年8月24日,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平稳落地,进一步加快了创业板公司上市进度。截至2024年10月30日,注册制下创业板新上市公司已达553家,总市值超3万亿元,占板块整体市值超过25%。这些新公司不仅为创业板注入了新的活力,还推动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创业板通过持续的改革创新,形成了内容透明、层次清晰、形式统一的监管规则体系。未来,深交所将进一步提高创业板对优质科技企业的包容性适配性,完善相关制度机制,引导更多先进生产要素向科技领域聚集。同时,创业板还将强化并购重组功能、提升重组审核效率,支持上市公司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整合,助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

创业板的发展不仅为资本市场带来了新变化,更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未来,创业板将继续发挥其在创新创业方面的独特优势,为打造具有独特产业结构气质的创新成长平台贡献力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