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反向驯化”大数据杀熟:自救之路与挑战
AI导读:
本文探讨了消费者如何通过“反向驯化”策略对抗大数据杀熟现象,包括伪装用户行为、网络哭穷等方式。同时指出,纯手动的反向驯化效率有限,需要完善治理体系和技术升级来保障消费者权益。
“#酒店价格飙升,#餐饮费用高昂,若价格亲民尚可考虑外出,但我身无分文,#奶茶价格惊人我从未品尝,是否存在0.01元的羽绒服?……”这段融合了“#标签”元素、略显荒诞的评论,实则是用户针对“大数据杀熟”现象所采取的一种反向评论策略,尽管言辞夸张,却广泛涵盖了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消费领域,旨在通过此方式对抗大数据,维护自身权益。(1月20日光明网报道)
在数字时代的洪流中,大数据已深深植根于公众的日常生活。从外卖、快递、网约车的便捷服务,到机票、酒店的预订服务,大数据在公众的衣食住行、社交互动中无处不在。然而,消费者频繁遭遇“同样路程不同用户车费各异”、“同一商品换个账号价格相差10元”、“商品浏览多次后价格自动攀升”等不公平待遇,社交媒体平台上关于“大数据杀熟”的抱怨不绝于耳。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数字差异,实则是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严重侵害。据中国消费者协会最新数据显示,“平台经济中的‘大数据杀熟’现象频发”依然是2024年上半年十大消费维权热点之一。
与传统商业中的“杀熟”行为相比,大数据杀熟更具杀伤力。其精准性在于,商家能通过数据分析精准捕捉消费者的支付意愿上限,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一旦消费者因信任或习惯而省略“比价”环节,便极易成为被“杀熟”的对象。而其隐蔽性则体现在,算法机制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不断试探其权益边界。当大数据杀熟成为平台的惯用手段,消费者往往难以逃脱,维权之路也愈发艰难。
面对大数据杀熟,消费者开始采取“反向驯化”的自救策略。他们伪装成新用户、不常用用户或不喜欢某类商品的用户,隐藏在网络平台上的行为轨迹,干扰算法对用户消费偏好的判断;甚至在网络上“哭穷”,企图以此混淆算法对其经济状况的评估,从而获得更优惠的价格。尽管部分消费者通过反向操作确实降低了商品价格,但这一过程中付出的人力、精力成本却使原本便捷的在线服务变得令人疲惫。
本质上,“赛博哭穷”和“反向驯化”都是消费者对交易公平的渴求。在数字技术无处不在的今天,与复杂多变的算法机制相比,纯手动的反向驯化不仅效率低下,还容易被技术识破。面对人与技术、平台之间日益加剧的权力失衡,仅靠消费者的“变脸”行为来抵御大数据杀熟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需要完善治理体系,以刚性手段推动平台算法和治理的透明化,迫使平台诚信经营;同时,也需要实现技术升级,研发和应用“反杀熟”等甄别技术,为消费者提供价格监测、隐私保护等实用工具,以技术对抗技术,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内容有所调整,以保持信息准确性和时效性)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