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万亿元政府投资基金迎来变革时刻
AI导读:
近20万亿元规模的政府投资基金正步入变革的关键时期,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规范政府投资基金发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文章分析了政府投资基金的地域分布、存在问题及未来趋势。
近20万亿元规模的政府投资基金正步入变革的关键时期。作为一级市场资金的主要来源,政府投资基金正迎来一场深刻变革。1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了《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从制度层面为政府投资基金参与一级市场投资提供了“顶层设计”。
据证券时报记者根据执中Zerone数据统计,目前中国已有近6000家政府投资基金LP(出资人),累计注册资本接近20万亿元,认缴规模更是高达12万亿元,政府投资基金已成为一级市场的重要资金来源。其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从东部沿海地区逐步向中西部扩散,浙江、江苏等地近年来新设基金的热情尤为高涨。
然而,在政府投资基金繁荣发展的背后,也暴露出诸多问题。盲目设立、重复投资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特别是在一些新兴生产力领域,投资过度集中的现象尤为突出。《指导意见》的出台,如何规范政府投资基金的发展,如何在做大、做强的同时实现做优,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一、一线城市出手趋稳,中西部势头正劲
近十年来,政府投资基金从初步尝试到深度参与,如今已成为一级市场股权投资的主要力量。执中Zerone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备案的政府投资基金LP数量达到5926家,累计注册资本约19.8万亿元,累计认缴规模达12万亿元。从区域分布来看,自2016年以来,设立政府投资基金的城市逐渐从东部沿海向中西部、从一线城市向1.5线城市及部分省会城市扩散。特别是近两年,浙江、江苏、四川、安徽等地基金设立热情高涨。
从数量上看,2016年至2024年年底,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政府投资基金数量均未超过100只,其中上海以约80只基金位居榜首,北京、广州和深圳紧随其后。而浙江和江苏设立政府投资基金的力度最大,分别累计设立基金266只和300只,安徽和四川也分别有242只和160只。从出资类型来看,政府投资基金主要以政府投资平台设立的基金及国资母基金为主,占比约八成,政府引导基金占比仅20%左右。
从基金设立时间来看,区域分化明显。2023年至2024年间,新备案的政府投资基金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苏、重庆、四川、安徽等地。相比之下,四个一线城市新备案基金数量较少,大规模设立主要集中在2022年之前。然而,从出资情况来看,一线城市设立的基金认缴金额遥遥领先。例如,自2016年至今,深圳虽仅备案30只基金,但累计认缴金额高达1764亿元。2024年,北京市以2141亿元的出资额位居榜首,其次是江苏省1997亿元、浙江省1527亿元、广东省105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政府投资基金以政府投资平台设立的基金及国资母基金为主,引导基金占比较小,但2024年引导基金却逆势上扬。全国261只政府引导基金出资652笔,合计认缴出资总金额2299亿元,较2023年增加44%,其中省级引导基金出资1286亿元,占比56%。
二、运行成效显著,但重复投资等问题凸显
规模近20万亿元的政府投资基金对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大规模的政府出资有效缓解了创投行业的募资难题,发挥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然而,在具体投资运作中,政府投资基金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如盲目设立、资金闲置、违规举债、重复投资、投资缓慢、投向不合规等。其中,盲目设立和重复投资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尤为突出。
中诚信国际研究院指出,部分地区盲目设立的基金较多,导致单只基金规模小、功能定位模糊等问题;同时,重复投资现象严重,导致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投资项目与区域产业基础不匹配。数据显示,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等硬科技领域已成为最热门的投资行业,吸引了大量资金涌入。然而,这也导致了一些行业出现产能过剩和资金使用效率降低的问题。
榆煤基金总经理秦笙坦言,地县级政府设立基金的势头很猛,存在产业重合的问题。特别是在半导体等热门行业,资本扎堆涌入导致项目估值被推高,并引发重复投资。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资金资源,还可能对产业的持续、高质量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指导意见》提出了整合优化政府投资基金的要求,限制县级随意设立基金,并强调规范管理。近两年,部分地区已拉开存量基金整合优化的序幕。如杭州整合组建了杭州科创基金、杭州创新基金和杭州并购基金三大母基金,形成总规模超3000亿元的基金集群;苏州也整合成立了苏州创新投资集团。
三、“基金招商”被叫停,政府投资基金需做大做强更要做优
此次《指导意见》不仅完善了分级分类管理机制、加强了统筹和优化基金布局,还针对地方“基金招商”现象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地方政府“不以招商引资为目的设立政府投资基金”,并鼓励取消管理人注册地限制、降低或取消返投比例。这些举措深受基金管理人欢迎。
然而,“基金招商”已成为地方招商的主流手段之一。在为市场注入资金活水的同时,也给基金管理人带来了诸多严苛条件。一旦地方不再以招商为目的设立基金,政府投资基金这股“活水”是否会面临“断流”风险?这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中国投资协会副会长、创业投资专业委员会会长沈志群认为,《指导意见》的实施和操作还面临一系列具体问题。可以选择几个地方先行先试,积累经验并作出示范。紫荆资本法务总监汪澍则认为,若《指导意见》落地实施,各地设立政府引导基金的热情可能骤减,短期内市场资金供给将减少。
不过,也有投资人认为,短期内行业募资难题可能加剧,但中长期来看,资金量适度调整有利于企业锻炼自我造血能力、推动企业成长。事实上,行业正在加速“出清”。据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2024年1-11月新通过备案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规模同比下滑35.5%,相较于2021年同期已收缩至当时的三分之一。
尽管“不以招商引资为目的设立政府投资基金”只是导向性表述,但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大背景下具有深远意义。多位受访人士认为,大部分地区或将进入观望期,暂缓新基金设立。然而,已有地方政府筹划取消基金的招商门槛,以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地。
(图片来源:网络)(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