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随着“非遗版”春节的临近,国潮类文创产品销售火爆,国潮消费持续升温。未来,多方将携手共促国潮发展,推动国潮产品在消费市场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在故宫文具前门店中,一位消费者笑称自家冰箱上快能拼出故宫地图,她手持“上书房”牌匾样式的冰箱贴,此前已收集了“养心殿”“御膳房”等样式的牌匾冰箱贴,如今正热衷于继续扩充这一特色收藏。这一场景,正是国潮消费火热的缩影。

随着2024年12月份“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首个“非遗版”春节即将来临。《证券日报》记者的走访发现,国潮类文创产品,如国潮冰箱贴、珠宝、玩具等,在消费者中备受青睐,销售异常火爆。

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国潮产品巧妙融合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既满足了消费者对新颖独特商品的需求,又彰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这一观点,无疑为国潮消费的持续升温提供了有力注解。

国潮消费持续升温

近年来,国潮已成为消费市场上的热门话题,国潮类产品频繁“出圈”。随着“非遗版”春节的临近,国潮更是为春节年俗注入了新的活力。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国际交流与合作局负责人日前表示,将推动在新时代形成新的春节年俗,通过新媒体平台线上线下结合,推出一批“非遗大集”“非遗潮玩”“非遗年货”,吸引更多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人的参与,让非遗国潮、春节年俗在创新发展中焕发新生机。

在“星耀非遗”2025新春非遗文化市集现场,毛猴、剪纸、景泰蓝等非遗手工艺品琳琅满目,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制作流程,吸引了众多消费者驻足观赏。此外,国潮文创产品也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中国邮政新国潮主题邮局成为前门大街上的“网红”打卡地,融合邮政元素的国潮文创产品、现场集章打卡活动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

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认为,国潮“热”的背后,是国家对文化强国的重视以及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特别是Z世代(95后和00后人群)人口规模日渐壮大,他们正在成长为未来中国新经济、新消费、新文化的主导力量,引领着国潮“热”。

多方携手共促国潮发展

展望未来,国潮将继续在培育消费新场景、新业态中扮演重要角色。艾媒咨询发布的报告显示,预计2028年中国国潮经济市场规模将突破3万亿元大关。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相关措施明确提出,要开发时尚国潮产品,推动在多个领域开发联名款文创产品,打造国货“潮牌”“潮品”。

针对如何进一步推动国潮产品开发、助力文旅消费的问题,洪勇建议从政策层面加大对国潮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跨界合作,提高国潮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付一夫则建议本土品牌充分发挥原创精神和工匠精神,注重品牌内涵挖掘,同时借助新媒体平台的力量讲好中国故事。

随着多方携手共促国潮发展,未来国潮产品无疑将在消费市场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