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湖北省2024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705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6%,增速位居中部第一。花湖国际机场对外开放对推动湖北省构建新发展格局带来积极影响,全年进出口总值达1023.6亿元。出口高新技术产品增长显著,市场多元化发展成效明显。

2024年1月20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正式揭晓了湖北省在过去一年的外贸进出口表现。据数据显示,湖北省全年进出口总值达到了705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6%,这一增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为4863亿元,同比增长12.4%,进口总额为2195.4亿元,同比增长3.7%。

武汉海关副关长陈朝阳在发布会上表示,湖北省的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了7000亿元大关,这一成绩不仅标志着湖北省外贸的强劲增长,还使其增速在中部地区位居首位。特别是第四季度,湖北省的进出口额突破了2100亿元,再创新高。

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湖北省2024年的进出口总值相较于疫情前的2019年增长了78.9%,五年内连续跨越了4000亿元、5000亿元、6000亿元和7000亿元的台阶,年均增速高达12.3%。此外,2024年湖北省有进出口业务的企业数量达到了9570家,相比2023年增加了756家,其中AEO企业数量在中部地区稳居第一。民营企业在外贸领域表现尤为突出,其数量占比超过九成,进出口值占比接近七成,达到4874亿元,对湖北省进出口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3.9%。

在质量提升方面,湖北省的出口产品高新含量显著提高,产业结构实现了有序转换。2024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19.8%,占出口值的比重提升至25.5%,其中集成电路、平板显示模组、印刷电路的出口增速均在两位数以上。同时,进口商品结构也在向生产生活需求端延伸,部分设备的自给率得到了提升。例如,集成电路和铜矿砂的进口额双双突破300亿元,进口消费品达到173.3亿元,增长11.3%。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推动使得半导体制造设备的国产化率持续提高,进口值下降了39.9%。

在市场多元化方面,湖北省也取得了显著成效。2024年,湖北省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额达到了3760亿元,对东盟和拉美的进出口额分别增长了38.7%和10.3%,对最不发达国家的进出口额也增长了13.9%。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3月,鄂州花湖国际机场获得了国务院的对外开放批复,这对推动湖北省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建设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产生了积极影响。数据显示,花湖机场口岸的空运进出口规模实现了从百亿元到千亿元的跨越式增长,全年进出口总值达到1023.6亿元,同比增长556.8%。在全国航空口岸中,花湖机场的进出口值排名第14位,其中出口值已进入全国前十。此外,花湖机场进出口货物已覆盖全球169个国家或地区,超过2万家企业通过花湖机场开展跨境贸易。

陈朝阳还表示,2024年湖北省企业通过花湖机场进出口的货物总额达到了203.5亿元,同比增长686.9%,这一增长拉高了同期湖北省外贸增速2.8个百分点。同时,湖北省还积极联动建设花湖和天河两大机场双枢纽,有力带动了鄂货回流。2024年,湖北省空运货物从本地机场进出口的占比接近四成,较2023年提升了15.1个百分点。在出口方面,中部六省通过花湖机场出口了超过300亿元的高新技术产品,其中手机出口超过1100万台,集成电路出口3.45亿个,笔记本电脑及平板电脑合计出口超过8万台。在进口方面,中部六省通过花湖机场进口了18.5万个平板显示模组和1.8亿元的半导体制造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