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杠杆热情升温,场外配资风险需警惕
AI导读:
随着股市行情启动,投资者加杠杆热情升温。沪深北三市融资融券余额创新高,场外配资也有所冒头。业内人士提示投资者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远离场外配资风险。
随着股市行情的逐步回暖,投资者对加杠杆的热情也在持续升温。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1月12日,沪深北三市的融资融券余额已经达到了18462.35亿元,这一数字已经连续7个交易日呈现增长态势。其中,融资余额更是高达18352.24亿元,仅次于2015年的历史高峰,创下了9年多来的新高。
自9月24日以来,A股市场的两融余额便开始了攀升之旅。从最初的1.37万亿元,到10月的1.5万亿元,再到11月8日突破1.8万亿元,最终在11月12日增长至约1.85万亿元。在这段期间,两融余额连续7个交易日持续增加,合计增长了1451.79亿元。
从融资资金的加仓方向来看,当前市场风格偏好正在发生逆转。前期备受追捧的半导体、软件开发等板块,虽然依然占据资金的重仓部分,但资金的流入速度已经明显放缓。与此同时,电力、消费电子等低位板块则逐渐崭露头角,成为新的资金追捧对象。数据显示,申万所属的31个行业融资余额全部呈现增加态势,其中电子行业融资余额增加最多,达到了277.62亿元,非银金融、计算机、国防军工、电力设备和机械设备等行业也紧随其后。
除了场内杠杆资金的飙升外,场外配资也开始有所抬头。近期,不少投资者在社交平台上频繁收到诸如“最高10倍股票配资杠杆可申请”之类的信息。场外配资曾在2015年的牛市行情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也是此后集中平仓导致千股跌停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多家券商已经开始对新入市的投资者进行投资者教育工作,提醒他们注意场外配资的风险。
银河证券表示,所谓的场外配资平台均不具备经营证券业务的资质,有的涉嫌从事非法证券业务活动,有的甚至采用“虚拟盘”等方式涉嫌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因此,广大投资者应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远离场外配资,以免遭受财产损失。同时,如果因参与场外配资而被诈骗,投资者应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高朋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立琼指出,配资属于高杠杆工具,分为场内配资和场外配资。场内和场外是以是否纳入监管作为划分标准,而不是以物理空间来区分。法律法规明确禁止变相从事证券经纪业务,因此资金及软件提供商的涉场外配资行为是无效的。此外,各类通道业务经过相互嵌套、结合分仓系统等方式,实现配资公司对客户子账户证券和资金进行监控和结算、二级子账户分仓、股票账户虚拟非实名化、账户操作与支配权分离等,都属于变相从事证券经纪业务,是对证券业务的干扰。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也表示,场外杠杆配资存在较大风险,包括较高杠杆的配资风险、账户安全性风险和资金链断裂风险等。因此,投资者在进行杠杆炒股前,需要对市场有充分的了解和分析,始终把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同时,投资者还应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选择合适的杠杆比例。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