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资国企2025年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全面展开
AI导读: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和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双收官之年,上海国资国企将加快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深化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以市值管理为抓手,为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贡献上海国资力量。
2025年标志着“十四五”规划和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双双收官,上海国资国企在此背景下,将如何推进其重点工作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1月20日,上海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暨党建工作会议揭开了这一序幕,明确了上海将加速国有经济布局的优化与结构调整,深化战略性重组与专业化整合的步伐。
回顾2024年,上海市地方国有企业取得了显著成绩,实现营收3.5万亿元、利润总额2693.5亿元、归母净利润1866.2亿元,资产总额更是首次突破30万亿元大关。此外,94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总市值达到了2.78万亿元,同比增长28.5%,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在战略性重组方面,上海已有多组企业如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上海建科与上咨集团等,有序推进重组工作,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正加速实施。同时,上海构建了“四类一层”分类监管模式,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和国资基金的联动改革也在深入推进。
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华源高度评价了国资国企的努力,指出它们在面对压力时依然奋发有为,很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并在全市经济社会改革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2025年的工作重点,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聚焦做强做优主责主业,推进一批集团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并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营业收入占比提高到30%左右。
华源进一步强调,上海国资国企需以更大力度服务“五个中心”建设,在增强整体效应、平台效应、放大效应和辐射效应上发力。同时,要优化国资监管体系,提升风险预警超前性和国资监管有效性,注重考核科学性,强化主体协同性,实现国资国企治理现代化。
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党建办主任周志军也表示,要进一步加强国企党建工作,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将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转化为治理效能,并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上海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贺青则指出,2025年上海国资国企将聚焦建设“五个中心”的重要使命,高质量完成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为此,上海国资国企将重点做好五方面工作:提升国有经济贡献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国资监管效能以及持续加强党的领导党的建设。
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刘信义认为,上海作为国资国企重镇,有必要进一步加快建立健全上海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体系,以市值管理作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的重要抓手。他建议加强统筹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并聚焦新质生产力强链补链,研究提出上海国资重点产业链规划。
此外,刘信义还建议借助金融中介机构力量,深入挖掘上海国有上市公司真实的内在价值,并加强市值管理能力建设。同时,加强协同联动,构建上海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体系。
上海国资研究院院长罗新宇则表示,上海市国资委将监管企业分为资本运营类、产业发展类、金融服务类、城市保障类,并首创设立科创层,以充分引导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和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他预计,深化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后,科创层企业将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