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券商发布2025年A股市场展望:风险偏好修复,成长风格受捧
AI导读:
多家券商发布2025年A股市场展望报告,认为市场整体风险偏好将修复,A股盈利有望进一步上行,成长风格备受关注。政策方面,逆周期调节政策将逐步加码。配置方向上,绩优成长、内需消费、并购重组等领域备受瞩目。
年底渐近,券商机构对2025年宏观经济走势及A股市场前景的关注度显著增强。截至11月13日,已有中信证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华泰证券、浙商证券、光大证券、开源证券、德邦证券、华西证券等9家券商发布了针对2025年A股市场的预测报告,深入剖析了市场走势、政策导向及配置主线。
总体来看,多数券商对A股市场2025年的表现持乐观态度,认为市场整体风险偏好将有所修复,A股盈利也将进一步提升。政策方面,国内逆周期调节政策预计将逐步加码,但整体保持审慎态度。在风格偏好上,券商普遍看好科技成长板块。在配置方面,绩优成长、内需消费、并购重组等领域备受关注。
风险偏好方面,多家券商报告均提及,2025年市场风险偏好或整体好于今年,A股市场有望迎来年度级别的上涨行情。中金公司首席国内策略分析师李求索指出,市场中期底部或在2024年已现,2025年投资者风险偏好有望整体提升,结构性机会将进一步增多。同时,A股市场经历长周期回调后,国内居民资产和全球资金的配置需求或将发生积极变化。
资金方面,个人投资者新开户数激增带来的增量资金,是推动近期A股市场震荡上行的重要因素。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认为,国内货币政策宽松周期已开启,长期资金入市正有序推进。此外,美国降息也有助于人民币汇率企稳,吸引资金回流。
政策方面,稳增长政策的持续发力是夯实A股市场基本面和推动上涨行情的关键因素。随着一系列增量政策的落地,市场对2025年的政策空间充满期待。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指出,2025年国内逆周期调节政策将逐步加码,但整体保持审慎态度,将采取针对性较强的政策组合拳以应对外部风险挑战。
盈利方面,光大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张宇生预计,2025年A股整体盈利增速将修复至10%以上。政策持续支持以及赚钱效应带来的资金流入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估值。他特别指出,2024年12月及2025年3月将是市场行情演绎的重要时间节点。
在风格偏好上,虽然券商对2025年A股市场风格变化存在一定分歧,但对成长风格的重视较为一致。华泰证券研究所策略首席分析师王以认为,当前至明年上半年,“小盘+红利”的哑铃风格将占优;而2025年下半年,风格可能切换至大盘成长。
开源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韦冀星则判断,2025年将进入牛市第二阶段,科技成长风格将受益于并购重组周期的重启及国内政策对科技产业的支撑。德邦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程强则提出,具备中国特色的“哑铃型”策略是2025年值得关注的权益资产布局主线,一端是优质红利资产,另一端是代表新质生产力的科技成长板块。
在配置方向上,中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秦培景推荐了三条重要赛道:绩优成长、内需消费和并购重组。他特别看好半导体先进制程及设备、材料、零部件、信创、AI终端、智能汽车等细分领域。华西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李立峰则判断,2025年A股将演绎一轮“新质牛”行情,配置上看好券商和“新质牛”核心资产,如AI+、低空经济、数据要素等。
此外,中金公司李求索还建议关注估值持续收缩、基本面预期有望迎来出清拐点的成长产业,如锂电池、高端制造以及半导体、消费电子、软件等科技软硬件领域。同时,考虑到贸易等领域不确定性增加,建议关注潜在冲击相对小、外需韧性强的领域,如电网、商用车、家电等。
港股市场方面,多家券商也对2025年的投资价值表示认同。中信证券海外策略首席分析师徐广鸿认为,2025年港股市场有望迎来反转行情,建议关注保险、互联网、消费电子、生物科技等行业。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图片已保留)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