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截至2024年12月底,我国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2.83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债基和ETF成为推动整体规模增长的主要力量,而QDII基金也实现了份额和净值的环比增长。货币基金则因收益率较低等因素规模略有下滑。

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中基协)官网1月20日发布的消息,截至2024年12月底,我国公募基金管理机构总数已达到163家,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高达32.83万亿元,再次刷新历史记录。

从基金种类来看,债基在2024年继续其火热势头,成为推动整体规模增长的主要力量。与此同时,ETF在股票基金份额增长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此外,QDII基金在份额和净值上均实现了环比增长,而货币基金则因收益率较低等因素,规模略有下滑。

具体来看,截至2024年12月底,我国公募基金资产净值较同年11月底增长了0.84万亿元,达到32.83万亿元。这是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在2024年内第六次创下历史新高。在开放式基金中,股基、混基、债基以及QDII基金的份额均有所增长,而货币基金则环比微降。

债基方面,其净值从5.98万亿元升至6.84万亿元,单月上涨8681亿元,环比增加14.53%,继续引领市场增长。ETF方面,尽管A股市场在12月整体震荡,但ETF的资金涌入使得股票基金份额增加了2.06%,净值也微增0.39%。其中,中证A500ETF的号召力尤为显著,多只相关基金在12月成立,并募集了大量资金。

据华泰证券统计,截至2024年末,股票ETF资产净值合计2.89万亿元,较2024年初增长1.43万亿元,比例高达99%,接近翻倍。此外,与2018年末相比,股票ETF资产净值已实现6年10倍以上的增长。这一趋势表明,ETF市场正在快速发展,并逐渐成为投资者的重要选择。

货币基金方面,由于市场利率持续下行,货币基金的吸引力逐渐降低。规模最大的天弘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频繁刷新最低纪录,且7日年化收益率超过2%的货币基金寥寥无几。因此,在2024年12月内,货币基金无论是份额还是净值均环比下滑。中信证券研报预计,资金配置有可能向其他短债转移。

QDII基金方面,受外汇限额影响,2024年12月内QDII基金份额微增0.48%,但净值增加了3.64%。此外,由于跨境ETF涉及外汇额度的限制,多只QDII基金在二级市场出现较大幅度的溢价。部分基金甚至限制大额申购或直接暂停申购,以应对市场波动。

展望未来,中金基金和摩根士丹利基金均认为,尽管债券市场仍处于顺风周期,但机构行为的扰动可能导致债市波动提高。投资者在债券投资中需综合关注基本面、机构行为、市场仓位、风险偏好以及负债端波动等多方面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