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中国经济年报显示,中国经济在复杂环境中保持稳健发展,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新质生产力稳步前行,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消费结构优化升级,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面临困难和挑战,中国经济将依托新优势和新机遇,继续稳步前行。

2024年,中国经济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依然保持了稳健的发展态势,不仅成功跨越了重重难关,还在战胜各类挑战中实现了持续壮大。这一年,中国经济“稳”的基调得以有效延续,经济总量迈上了新的台阶,同时,“进”的步伐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坚定与力量。新质生产力稳步前行,绿色低碳转型步伐显著加快,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升级,这些成果在中国经济的年度成绩单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并将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从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到服务业的蓬勃发展,从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到新兴产业的加速崛起,从内需的扩大到出口的多元化,2024年中国经济年报中的一组组数据,清晰地勾勒出中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动能持续增强的轨迹。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副司长王冠华指出,这一年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的成绩单,研发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持续提升,企业在研发投入中的占比已超75%,出口结构正加速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转变,跨境电商进出口额更是达到了2.63万亿元,让消费者足不出户即可买遍全球、卖向全球。

新年伊始,全国多地重点工程建设稳步推进,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2024年,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增长4.4%,增速较1-11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高于全部投资增速1.2个百分点。以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为例,该项目作为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工程,面积约为128万平方米,相当于5个国家体育场“鸟巢”的面积,不仅实现了土地的集约化利用,还处处体现着绿色低碳的建造理念。阳光引入站台的设计,每年可节省电量约48.6万度,相当于1000户四口之家两个半月的用电量。通过数字化和装配式的建造技术和工艺,项目建造过程中的效率和能耗均得到了大幅提升。

在化工、建材、钢铁、有色等规模以上工业的主要耗能行业中,2024年单位增加值能耗均比上年有所下降,清洁能源发电占比不断提高,绿色低碳转型步伐进一步加快。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黄卫挺表示,绿色低碳已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通行证,对于中国经济这一大体量的经济体来说,要融入国际大循环,必须将绿色低碳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硬约束,通过绿色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

2024年,有效益的投资持续扩大,特别是高技术产业投资保持良好增长势头,全年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8.0%,增速高于全部投资4.8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引领作用尤为凸显,比上年增长9.2%,增速高于全部投资6个百分点。以“天工”人形机器人为例,该机器人搭载了多能具身智能体平台,具备强大的智能交互、具身运控和具身操作能力,成为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缩影。随着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国内外头部企业新品接连面世,国内多地也创建了专门的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一个万亿级的新赛道正在加速形成。

黄卫挺副主任进一步指出,2024年中国经济运行整体稳中有进,在“进”的方面,新质生产力取得了诸多亮点,特别是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包括上天下海的一些重大科技成果。同时,从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到新兴产业加快布局,再到未来产业制高点的抢占,中国都做了大量工作。在这一大布局之下,新质生产力对经济的支撑力、引领力进一步显现。装备制造业在规模以上工业中的占比达到了34.6%,高技术制造业占比突破了16%,以电子、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为代表的高端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智能无人飞行器、智能穿戴设备、智能车载设备等高新技术产品越来越受市场欢迎,成为带动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推动力。

随着我国不断放宽市场准入,制造业领域实现准入限制“清零”,中国正依托新优势和新机遇成为外资企业投资兴业的热土。2024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9080家,同比增长9.9%;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的11.7%。瑞士迅达电梯等外资企业受益于中国持续推进的城市更新需求,订单量持续增长,彰显出他们对于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发展和市场机遇的坚定信心。黄卫挺副主任表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发展潜能依然巨大,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外资加码中国高技术领域的投资,也反映了外资对我国经济基本面以及中长期发展的信心没有改变,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投资的新风向标。

2024年,我国内需主动力的作用得到持续发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分别达到48.8万亿元和51.4万亿元。一系列促消费、惠民生的政策举措密集出台,其中就包括1500亿元左右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31日,有超过3600万名消费者购买了8大类家电产品超5600万台,带动销售超2400亿元。随着居民绿色环保意识的增强,高能效等级的家电、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目前已有超过3000万辆新能源汽车奔跑在中国道路上。新能源汽车不仅成为消费和投资的重要拉动力,也是“中国制造”的一张亮丽名片,出口量继续领跑全球。

仅在比亚迪所在的深圳坪山区,就集聚了300余家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涵盖了从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部件到整车制造的全链条产业生态。进入新的一年,全国多家新能源车企继续加码新技术的投入和研发,固态电池、高阶智能驾驶等技术正加速落地。同时,一大批交通、能源、水利工程建设按下“快进键”,投资拉动效应持续释放。“两新”政策继续加力扩围,中央财政已预下达2025年首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810亿元,支持各地做好政策持续实施的衔接工作。展望未来,随着积极因素累积增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不断壮大,一揽子政策效果不断显现,中国经济必将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继续稳步前行。

综上所述,2024年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迈出了新的坚实步伐。但我们也应清醒认识到,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正在加深,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新年伊始,一系列重磅政策文件接连出台,为更好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支撑,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只要我们坚定信心、砥砺前行,中国经济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