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局将赴上海听取集采药品意见
AI导读:
国家医保局针对上海市部分政协委员反映的集采药品质量问题,决定牵头多部门联合赴上海当面听取意见建议,并收集有关问题线索,旨在维护药品集采秩序和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2025年1月20日,国家医保局针对上海市部分政协委员反映的集采药品质量问题,做出了最新回应。该局宣布将牵头联合卫生健康、工业信息化、药品监管等多个部门,于1月21日赴上海,当面听取政协委员和医学专家对集采药品政策及其质量的意见和建议,并收集相关的问题线索。
据第一财经等媒体报道,上海市政协常委、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郑民华在今年上海两会期间表示,国家药品集采政策在降低医保和民众负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低价可能导致药物质量不稳定。他提到,老百姓、医院和医生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如抗生素过敏、血压不降、麻醉药效果不佳以及肠道准备泻药效果不佳等。
同样,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卢长林也提交了关于优化药品集采的提案。他提到,尽管缺乏临床试验支撑,但医生普遍反映集采药品的疗效相较于进口药或原研药有所欠缺。
针对这些反馈,国家医保局已于1月17日向上海医保局发函,请其联系提出提案的政协委员,代表国家医保局致谢并认真听取专家意见,有效回应社会监督。1月19日,国家医保局再次向上海市医疗保障局发出《关于请协助做好当面听取集采药品相关意见的函》,明确表示对政协委员和医学专家反映的集采药品可能存在质量风险等问题高度重视。
国家医保局此次行动旨在广泛听取临床一线的声音,获取集采药品临床使用的第一手直接证据,以进一步维护药品集采秩序和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交流提纲显示,将重点收集中选仿制药与原研药在治愈率、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病例信息可追溯的案例。同时,还将了解中选药品供应不及时的具体情况,并督促中选企业及时纠正,否则将按标书约定处置。
国家医保局强调,对于确实存在质量问题的集采药品,将坚决按集采协议和相关制度追究中选企业的责任,包括取消中选资格、纳入集采违规名单、给予失信评级等。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