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加速驶向海外市场,出口量再创新高
AI导读: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585.9万辆,同比增速达19.3%。中国车企正从“产品出海”加速迈向“制造出海”,新能源汽车崛起是重要原因之一。中国汽车出海即将进入新发展阶段,但仍需在海外市场销售服务体系建设和本地化发展方面继续努力。
中新社北京1月20日电 中国汽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驶向海外市场,出口业绩屡创新高。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总量达到585.9万辆,同比增长19.3%,与2023年的491万辆相比,实现了近百万辆的增长,再度稳居全球汽车出口第一大国的宝座。这一数字不仅彰显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强劲实力,也标志着中国汽车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日益增强。
众多车企在2024年均实现了出口量的两位数增长。具体来看,比亚迪去年整车出口量达到43.3万辆,同比增长71.8%;长安汽车出口53.6万辆,同比增长49.6%;江淮汽车出口24.9万辆,同比增长46.7%。此外,奇瑞汽车以114.5万辆的出口量,同比增长21.4%,连续22年保持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的领先地位;吉利汽车出口量超过4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53%,创下历史新高。
自2021年以来,中国汽车出口量持续攀升,从超过200万辆,到2022年的300多万辆,再到2023年的400多万辆,直至2024年的500多万辆,中国汽车出口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中汽中心资深首席专家、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吴松泉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汽车出口屡创佳绩,既是汽车产业链核心竞争优势的充分体现,也是车企积极出海发展的阶段性成果。他指出,中国汽车出海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新能源汽车的高水平竞争力、产业链基础的完善以及部分关键零部件的竞争优势上。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也认为,电动汽车的崛起是中国汽车出口加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电动汽车起步早、掌握核心产业链,技术水平高且成本低,因此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显著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中国车企正从“产品出海”向“制造出海”加速转型。例如,吉利已在东欧、亚太、中东、非洲等地建立了6家工厂,强化本地化制造和采购;奇瑞与西班牙Ebro-EVMOTORS公司签署协议成立合资企业,并在11月成功下线首款产品EBROS700。在新能源汽车产线方面,长城汽车已在泰国建立起新能源生态体系,比亚迪也在泰国建立了其海外产能最大的工厂。
吴松泉表示,随着汽车企业在海外市场占据一定规模,本地化生产和供货将成为趋势。越来越多中国车企选择本地化生产,表明中国汽车出海即将进入新发展阶段。然而,尽管中国汽车出口大幅增长,但与汽车发达国家相比,产业国际化水平仍有差距,需在海外市场销售服务体系建设和本地化发展方面继续努力。
车企国际化发展通常要经历产品出口规模化、海外运营本地化、经营布局全球化三个阶段。当前,中国品牌车企海外销量达到百万辆规模的并不多,因此仍需在海外汽车制造业务上持续发力。不少车企已蓄势待发,如比亚迪计划推动更多品牌和车型进入海外市场,吉利则计划增加300多个海外销售及服务网点,并加速建设海外工厂和生产基地。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