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我国即将全面推行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制度,实现排污单位全覆盖。生态环境部正在推动环评与排污许可制度改革联动,完善排污许可法治基础,并推动分区管控纳入生态环境法典。同时,温室气体管控也被纳入环评管理,以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要求。

我国即将全面推行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制度,旨在实现排污单位的全面覆盖。这一消息来源于生态环境部近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

在新闻发布会上,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司长王志华明确表示,生态环境部正致力于将排污许可制打造为固定污染源环境监管的核心制度,并不断推进其实施。他提到,所有环评文件及其批复要求都将被纳入排污许可管理范畴,以此推动环评与排污许可制度的改革联动。

为了完善排污许可的法治基础,生态环境部已经推动修订了八部涉及水、大气、土壤等生态环境的法律,并颁布了《排污许可管理条例》。同时,还发布了《排污许可管理办法》,指导地方将各环境管理要素纳入排污许可管理,以实现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综合许可。目前,已有80项排污许可技术规范、45项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和22项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出台,确保了各行业有序纳入排污许可管理,实现了行业管理的全覆盖。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已有386.7万家排污单位被纳入管理范围,其中37.1万家获得了排污许可证,349.6万家进行了排污登记。这些单位共管控了25万多个水污染物排放口和115万多个大气污染物排放口。

王志华还透露,生态环境部正在有序推动火电、钢铁等行业的生态环境统计与排污许可的衔接工作。目前,火电行业已实现2200多家企业的统一报表填报,确保了数据的统一性和准确性。此外,生态环境部还完善了固定污染源自行监测监管机制,已有38万家企业的监测数据通过许可平台进行了统一登录、填报和公开。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减轻企业和基层的填报负担,生态环境部对火电行业的生态环境统计和排污许可执行报告进行了优化整合。原本需要填报的472项指标被精简为361项,其中188项指标可以直接通过排污许可平台自动带入、核算或通过下拉菜单选取。

图为20日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现场。

另外,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24年3月印发了《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为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工作作出了系统部署。生态环境部已制定出台《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暂行规定》,规范了从成果制定到实施应用、调整更新再到监督管理的全链条管理。目前,已有14个省份出台了配套措施。

在信息化方面,20多个省的信息平台已经对公众开放了查询分析功能。例如,浙江省基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整合了发展改革、自然资源等部门的数据,开发了“浙里环评”数字化场景应用,累计登录和点击量分别突破了37万和57万人次,完成了14万余个项目的环境准入研判。

广西壮族自治区则在探索利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平台,建立协同应用路径,对海水养殖尾水排放等地方标准实施更精准的分级分类管理。

王志华表示,生态环境部将继续推动分区管控纳入生态环境法典,并健全技术标准体系。同时,将推动分区管控成果在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严格环境准入、优化营商环境等八大领域持续发挥作用。

此外,为了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要求,生态环境部还将温室气体管控纳入环评管理。自2021年以来,已经组织了多个省份和城市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减污降碳试点,以及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和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环评试点。这些试点项目在推动降碳减污协同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