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德集团成功投产百吨级氢化镁生产线
AI导读:
富德集团在陕西榆林成功投产中国首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百吨级以上氢化镁生产线,该生产线采用创新技术,为全球氢能产业提供高安全、高效率、低成本的氢能储运解决方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林典驰报道
今年1月,我国首部《能源法》正式落地实施,氢能作为新兴能源,首次被明确纳入国家能源管理体系。该法律条文明确鼓励在氢能领域开展基础性、关键性和前沿性重大技术的研究、开发、示范、推广应用及产业化发展,为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可靠渠道获悉,富德集团旗下大连富德金煜新能源有限公司在陕西榆林成功投产了一条百吨级氢化镁生产线。该生产线由富德集团与榆林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携手共建,占地面积达1416平方米,历经精心筹备与调试,于2024年12月27日启动试车,并于2025年1月10日顺利产出首批合格产品,预计年产量可达150吨。
富德集团自豪地宣布,这条生产线不仅是中国首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百吨级以上氢化镁生产线,更在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标志着中国在氢能材料制备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该项目采用了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氢能与先进材料研究部氢化物能源化学研究中心的陈萍、曹湖军团队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锅法”镁基固态储氢材料制备新工艺技术。这一创新技术的运用,极大提升了氢化镁材料的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
氢化镁作为一种高性能无机化合物,在储能、航空航天、电池制造、金属材料制备、农业、食品工业、催化剂以及焰火制造等多个领域均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其高储氢能力、可控的反应特性以及独特的电化学性质,使氢化镁成为镁基固态储氢材料的优选,同时也是理想的负极材料和重要的还原剂。
据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官网信息,该150吨/年氢化镁中试项目以研制和生产镁基储氢材料及高效加脱氢催化剂为核心,旨在探索并优化镁基固态储氢材料的生产工艺,同时推动固态储氢装备与系统的研发与应用。镁基固态储氢系统作为最具应用潜力的氢储能技术之一,有望连接氢能与化石能源体系,变革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场景,对于实现大规模氢气的安全高效储运以及大型氢热电耦合储能应用具有深远意义。
富德集团表示,该生产线制备的氢化镁材料纯度高达90%~99%,循环使用次数可达千次以上,且价格具有市场竞争力。这一创新产品将为氢能储运提供高安全、高效率、低成本的解决方案,有力推动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