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钢协会长姚林在第六届会员大会第七次会议上指出,钢铁市场供需失衡,行业效益下滑,需加强自律,理性应对挑战。同时,他介绍了协会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并展望了2024年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强调了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效。

1月20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第六届会员大会第七次会议顺利召开。会上,中钢协会长姚林指出,当前钢铁市场面临严峻挑战,供需关系严重失衡,产能扩张未能得到有效控制,产业集中度提升缓慢,行业自律力度不足,部分企业依然采取低价竞争策略,导致市场秩序混乱,行业整体效益连年下滑。姚林强调,钢铁企业需保持清醒头脑,理性分析行业现状,积极应对挑战,既要看到困难,也要看到优势,坚定信心,勇往直前。

在谈及钢铁行业的未来发展时,姚林表示,尽管行业改革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如市场供需新平衡的构建、产业结构与品种结构的调整、资源保障体系的完善、产业链供应链的协同联动以及关键核心技术的开发等,但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制造和消费中心,钢铁企业生产经营稳健,资产状况良好,发展基础坚实。自去年四季度以来,国家政策与企业努力的组合效应逐渐显现,行业运行积极变化增多,经济指标持续向好。

姚林进一步指出,只要钢铁企业能够理性判断形势,做出现实选择,积极应对挑战,加强行业自律,防止恶性竞争,专注自身发展,中国钢铁行业将展现出强大的韧性,持续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稳步前行。

会上,姚林还从八个方面阐述了协会2025年的重点工作任务,包括加强行业自律、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推动技术攻关突破、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进国际化进程、强化人才培训以及建设中国特色一流协会等。

针对2024年钢铁行业的运行情况,姚林表示,2024年是钢铁行业深度调整的关键之年,行业面临诸多新情况、新变化和新挑战。传统用钢行业需求下滑,原燃料价格波动大,钢铁行业运行呈现出“三高三低”的局面,即高产量、高成本、高出口,低需求、低价格、低效益。同时,钢铁行业已进入“减量发展、存量优化”阶段,钢铁产量和消费持续下降,钢材出口数量增长但金额下降,铁矿石价格高位运行,经济效益同比下降,但资金风险总体可控,环保指标持续改善。

此外,姚林还从绿色低碳转型、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国际交流合作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介绍了钢铁行业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