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拟上市企业及其中介机构违规频发,容诚会计师事务所在不到一个月内三次因IPO项目违规被罚。沪深交易所已有多家拟IPO企业及相关中介机构因违规被处罚,凸显监管机构对发行上市过程的严格监管。

又有拟上市企业及其中介机构因违规操作被监管机构处罚。其中,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容诚所”)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连续三次收到罚单,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据上交所5月15日披露,深圳中兴新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兴新材”)因信息披露违规及研发活动相关内部控制未有效执行,被通报批评。同时,中介机构中信建投、容诚所及相关责任人员也受到了监管警示。这是自今年4月底以来,容诚所因IPO项目违规被处罚的第三次。

在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加强现场监管的背景下,类似处罚事件频发。据统计,今年以来,沪深交易所已有13家拟IPO企业因在发行上市申请过程中违规被处罚,相关中介机构及责任人也未能幸免。这些违规行为主要集中在信息披露方面。

容诚所此次因IPO项目被处罚,源于其在审计中兴新材过程中,对违法行为核查不到位。中兴新材的IPO申请虽然已撤回,但仍因违规被处分。现场督导发现,中兴新材存在未披露的废膜回收商、研发工时填报等相关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到位等问题。

此外,容诚所在担任其他公司申报会计师过程中,也因未充分核查关联交易情况、研发费用归集和成本核算的准确性等问题,被深交所书面警示。5月8日,上交所还因大连科利德半导体材料股份有限公司IPO项目造假行为,对容诚所及签字会计师予以监管警示。

除了容诚所外,其他中介机构如国投证券、海通证券、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等也因相关项目违规被处罚。今年以来,上交所还对上海荣盛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星星冷链集成股份有限公司等进行了通报批评,并对相关中介机构及责任人给予了处罚。

其中,荣盛生物因核心产品生产线停工未及时披露,被上交所通报批评。科利德则因研发人员数量、研发投入金额披露不准确等问题被罚。深交所方面,也有7家拟IPO企业因违规被罚,包括深圳华智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芯天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晶宇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因刻意隐瞒对赌协议、未在招股说明书中如实披露相关信息等严重违规行为,被深交所给予三年不接受提交的发行上市申请文件的处分。同时,其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等也被公开谴责。

此次系列处罚事件再次凸显了监管机构对发行上市过程的严格监管和对违规行为的零容忍态度。中介机构作为资本市场的“看门人”,应切实履行核查验证职责,确保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同时,拟上市企业也应加强内部控制和合规管理,避免违规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