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生猪价格自7月起出现反弹上涨趋势,但多家上市生猪养殖企业披露的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亏损情况依然严重。本文分析了上市猪企面临的市场环境和挑战,并提出了保障现金流和应对市场变化的措施。

在经历了一年多的持续低迷后,生猪价格自7月起出现了显著的反弹上涨趋势,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然而,随着多家上市生猪养殖企业陆续披露半年度业绩预告,一片亏损的惨淡景象仍让人惊心。

牧原股份(002714.SZ)、新希望(000876.SZ)、正邦科技(002157.SZ)、唐人神(002567.SZ)、傲农生物(603363.SH)、巨星农牧(603477.SH)、神农集团(605296.SH)等7家上市公司预亏总额惊人,最低值合计已达150.95亿元,最高值更是高达169.5亿元。其中,去年唯一保持盈利的牧原股份,今年却预计亏损63亿-69亿元,位居亏损榜首。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天邦食品实现了扭亏为盈,但其盈利主要来自于转让子公司股权产生的投资收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仍为负数。

多家上市猪企在提及亏损原因时均表示,受到生猪销售价格大幅下降和饲料原料价格上涨的双重影响。此外,生猪产能恢复、猪价阶段性调整以及季节性消费旺季未到等因素也对猪企盈利造成了压力。然而,随着第二季度猪价逐步回升及公司生猪产能企稳回升,部分猪企的亏损幅度已经有所收窄。

在猪价整体仍处于低位而饲料价格处于高位的情况下,上市猪企面临着双重压力。尽管如此,多家猪企仍对下半年市场表示期待。牧原股份和温氏股份均预计下半年猪价总体震荡上升。然而,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指出,目前生猪产能总体恢复到了正常水平,价格不具大幅上涨基础。因此,猪企仍需谨慎应对市场变化。

在猪企盈亏受到市场波动影响尤为明显的情况下,如何保持资金供给成为各大猪企面临的重要考验。部分猪企已采取多种措施来保障现金流,如提前做好应对周期的预案、通过产业链垂直整合提升抗市场波动能力、针对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产销计划和节奏等。同时,专家也建议猪企应利用好期货及衍生品管理好企业的养殖利润。

综上所述,尽管生猪价格出现了反弹上涨趋势,但上市猪企仍面临着严峻的亏损挑战。在保障现金流和应对市场变化方面,猪企需要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应对当前的市场环境。

生猪养殖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