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价格遭遇过山车行情,国际形势成关键因素
AI导读:
今年以来,化肥市场经历剧烈价格波动,上半年价格飙升,近期却突然回落。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化肥价格的过山车行情与国际形势紧密相连。本文探讨了化肥价格波动的深层次原因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分析了中国在化肥市场的国际地位及前景展望。
今年以来,化肥市场经历了戏剧性的价格波动,上半年价格飙升,然而近期却突然遭遇“急刹车”,整体呈现下行趋势。
8月24日,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中旬,尿素价格为2340.9元/吨,复合肥价格为3910元/吨。与6月中旬的价格高点相比,分别下降了836.8元/吨和275元/吨。今年1月上旬,二者价格则分别为2492.5元/吨和3272.5元/吨。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化肥价格的过山车行情与国际形势紧密相连。当前,国内农业对化肥的需求有所减少,随着华北、东北地区的大田作物追肥工作已基本完成,化肥需求主要集中在秋冬蔬菜种植、南方晚稻追肥以及其他秋冬作物底肥方面。
化肥价格波动的深层次原因
化肥作为粮食生产的“粮食”,其价格波动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影响。无机肥主要依赖氮、磷、钾三种肥料。氮肥作为能源加工类产品,主要原材料为煤炭和天然气;磷肥则依赖磷酸盐矿产;钾肥则具有资源垄断性。
化肥价格的上涨始于2021年,当时天然气价格飙升,特别是在欧洲地区,导致氨氮肥产量减少。进入2022年,国际形势动荡不安,化肥的生产和贸易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价格因此大幅上涨。布瑞克·农产品集购网研究总监林国发指出,今年初以来,原油和天然气价格强势上涨,特别是俄乌冲突导致原油价格暴涨。此外,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作为钾肥的第二和第三大生产国,合计占全球钾肥贸易量的41%,两国钾肥出口受阻进一步推高了钾肥价格。然而,近期随着原油价格回落、运输成本下降以及北半球肥料需求旺季接近尾声,化肥价格有所回落。
在国内方面,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氮肥生产国和磷肥产能产量均位列世界之首的国家,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还有盈余出口。然而,在价格方面,尿素价格受煤炭和天然气价格影响较大;磷肥价格则受近两年动力电池推动磷化工需求增加以及能源价格高涨的影响,导致生产成本上升和价格上涨。至于钾肥方面,由于资源较为集中且中国不具备资源优势,对钾肥进口依赖度较高,进口成本飙升进一步推高了钾肥价格。
化肥价格变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显著。今年上半年,化肥价格一路上涨,正值北半球粮食种植季节。为了应对化肥价格上涨,生产者选择种植用肥量相对较小的大豆等作物,减少玉米等作物的种植面积。例如,巴西就减少了甘蔗种植面积,主要用于种植玉米和大豆。此外,为缓解农资价格上涨压力,中央财政也下拨资金补贴种粮农民。
林国发表示,农产品要丰产除了种子和天气外,化肥用量也至关重要。合理用肥可以一定程度减轻不利天气对作物的影响。从今年小麦丰产情况来看,农业专项补贴效果显著。
中国在化肥市场的国际地位及前景展望
化肥生产在全球高度集中。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报告显示,超过60%的化肥由全球前五个国家/地区出口。然而,化肥使用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广泛。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化肥用户,使用了全球近四分之一的化肥供应量。南美、南亚及东南亚地区作为全球粮食主要生产区却是全球化肥进口集中地区,化肥进口依赖度高。
从全球化肥市场来看,中国具有相当的话语权。中国既是全球主要化肥生产国也是主要化肥消费大国。氮肥和磷肥完全能满足国内需求但钾肥对外依存度高。尽管近几年国内钾肥产量增加但目前国内对钾肥进口依赖度仍超过60%。对于今后的全球化肥前景美国农业部报告指出2023年可能更加悲观。随着俄乌冲突持续化肥供应依然有限高价可能对2023年的种植决策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