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价创新高,黄金珠宝上市公司业绩承压
AI导读:
现货黄金价格再次突破历史新高,推动足金饰品价格攀升。然而,黄金珠宝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并未如市场预期般亮眼,多家企业面临营业额和净溢利大幅下滑的挑战。同时,黄金首饰和金条消费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金价波动对品牌珠宝上下游企业产生深远影响,黄金珠宝消费仍面临复苏压力。
近日,现货黄金价格再次突破历史新高,推动足金饰品价格也持续攀升。据多家媒体报道,多个知名黄金珠宝品牌的足金饰品售价已成功跨越800元/克的门槛,部分品牌甚至报价超过810元/克。然而,尽管金价飙升,黄金珠宝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却并未如市场预期般亮眼。
周大福(1929.HK)发布的2025财年上半年(截至2024年9月30日)财报显示,预计集团营业额较去年同期下降约18%至22%,净溢利更是大幅下滑约42%至46%。同样,六福集团(0590.HK)在2025财年二季度(2024年7月1日至9月30日)的整体零售值和零售收入也分别按年下跌16%和25%。金至尊集团(02882.HK)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年度亏损也同比扩大。这些企业均将业绩下滑归因于黄金价格的波动。
不过,也有部分黄金珠宝品牌如老凤祥(600612.SH)和老铺黄金(06181.HK)的业绩保持稳定或取得增长。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表示,短期内,消费者因对未来金价走势持观望态度,叠加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的成本上升,使得黄金饰品公司的业绩受到冲击。
10月24日,澎湃新闻记者实地走访了各大品牌金店,发现虽然黄金珠宝品牌的挂牌价较高,但几乎每家品牌都推出了叠加优惠,实际饰品金的报价多在750元/克以下,部分品牌甚至报价736元/克。上海黄金饰品行业协会的数据也显示,尽管各品牌足金价格仍维持在800元以上/克,但较前一交易日已有所下降。
在消费市场上,黄金首饰和金条的消费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随着金价不断上涨,溢价较高的黄金首饰消费大幅下降,而溢价相对较低的金条及金币消费则大幅上涨。多数金条产品因无工艺费、报价便宜且具收藏价值而受到消费者欢迎,但供货量相对有限。
黄金的高价位不仅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也对黄金珠宝上市公司的经营策略产生了深远影响。周大福、六福集团等知名品牌均因金价波动而面临业绩下滑和门店数量减少的挑战。同时,金价上涨也导致了黄金加工销售企业的生产经营风险增大,批发零售企业进货减少,首饰加工企业加工量大幅下降。
对于金价波动对品牌珠宝上下游企业的影响,屈放表示,虽然黄金饰品加工总体成本稳定,但金价上涨会间接提升加工工序的成本。对于上游公司而言,金价上涨会带动利润上升,但也会提升购矿成本。下游销售行业则因金价波动而冲击利润,需要通过与上游原材料企业签订长期合同来稳定成本,并通过新颖的设计和灵活的营销来扩大客源。
此外,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9月份限额以上金银珠宝零售总额为264亿元,同比(名义)下降7.8%。1至9月份累计同比下降3.1%,显示出黄金珠宝消费仍面临不小的复苏压力。然而,周大福董事总经理黄绍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消费者正逐渐适应长期高金价,看重黄金对冲风险以及投资的功能,同时佩戴黄金首饰也可以彰显个人魅力。
(图片及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