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举牌频率上升,长城人寿连续增持两家上市公司
AI导读:
长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近期连续增持浙江交科与中原高速股份,成功触及举牌线。今年险资举牌频率显著上升,涉及多家上市公司。险资更倾向于投资国家战略相关领域的绩优公司,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也为险企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近日,长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人寿”)再度活跃于资本市场,连续增持浙江交科与中原高速的股份,成功触及举牌线。这一举动不仅彰显了险资在2023年对优质上市公司的投资热情,也预示着险资举牌频率的显著上升。据统计,今年不到半年的时间里,险资已举牌五家上市公司,数量与前两年的总和持平。
6月2日晚间,浙江交科与中原高速相继发布公告,披露了长城人寿的增持行为。具体而言,长城人寿于6月1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增持浙江交科252.01万股,持股比例增至5.0289%;同日,长城人寿还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交易增持中原高速802.93万股,持股比例同样达到5.00001%。两次增持的资金均来源于长城人寿的自有资金,且增持行为被视为基于保险公司自身配置需求及上市公司配置价值的长期投资。
市场对此反应积极,浙江交科与中原高速在公告发布后的首个交易日均出现高开,分别收涨3.41%与1.10%。这不仅体现了市场对险资举牌的正面看法,也进一步证明了险资在资本市场中的重要地位。
回顾今年以来,险资举牌上市公司的频率明显上升。除长城人寿的两次举牌外,还有中国太保、阳光人寿、中国人寿等多家险企先后举牌上市公司。这些举牌行为不仅涉及A股市场,还包括H股市场,显示出险资在全球范围内的投资布局。
从投资领域来看,今年险资举牌的行业多集中在与国家战略相关的领域,如基建、环保、数字经济等。这与过去险资青睐房地产行业的投资风格有所不同。业内人士指出,这主要是由于房地产行业景气度下行,而基建行业则直接受益于经济复苏和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投资潜在回报更高。
此外,多家上市险企在业绩说明会上也表示,将加大对于权益市场的配置比例,更青睐国家战略方向的绩优股。这进一步证明了险资在投资领域的转变和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新金融工具准则和新保险合同准则的实施,险资在投资过程中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使得险企需要更好地平衡资产的波动性和收益性。同时,二级市场估值的较低水平也为险资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业内人士指出,今年或有更多险资举牌,这既是险企应对新会计准则挑战的结果,也是险企把握市场机遇的体现。
综上所述,长城人寿的连续增持行为不仅彰显了险资在资本市场的投资热情,也预示着险资举牌频率的显著上升。未来,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和市场的不断变化,险资在投资领域的布局和策略也将继续调整和升级。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