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煤集团计划转让中煤保险8.20%股权,转让底价为1.02亿元。此举是国资委要求退出非经营性、非主业参股股权的一部分。国企改革下,多家国企、央企加速出清非主业参股股权,回归主业。

9月20日,北京产权交易所公布了一则重要消息,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煤集团”)计划转让其所持有的中煤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煤保险”)1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8.20%,转让底价为1.02亿元。有意参与竞拍的买家需缴纳3051.74万元的保证金。

中煤保险是国内唯一一家拥有煤炭行业背景的保险公司,同时也是首家总部设立在山西省的全国性保险公司。自2008年10月成立以来,中煤保险注册资本达到12.20亿元,业务范围广泛,涵盖了财产损失险、责任险、农业险等多个领域。据官网信息显示,中煤保险的股东阵容强大,包括山西金融投资控股集团、南烨实业集团、中煤集团等在内的16家企业。

在山西省,中煤保险的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简称“安责险”)市场份额稳居第一,全国煤矿业务覆盖率高达20%,累计为煤炭行业提供了高达6500亿元的风险保障。然而,作为发起股东之一的中煤集团,此次却选择出清其持有的中煤保险全部股份,此举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业界普遍认为,企业选择出清参股企业股权,往往是因为参股企业的业绩未能达到预期。财报数据显示,中煤保险2022年营收为19.99亿元,净利润为3251.60万元,月均盈利270.97万元。然而,截至今年8月31日,其营收虽然达到13.62亿元,但净利润却大幅下滑至仅180.95万元,月均盈利仅为22.62万元,盈利能力较去年明显下滑。

针对中煤保险业绩下滑及股权转让的相关事宜,时代财经分别联系了中煤保险和中煤集团,并向中煤集团发送了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时未获得任何回复。不过,在致电负责此次挂牌转让项目的委托会员——中煤时代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时,对方工作人员透露,这是国资委的要求,旨在退出非经营性、非主业的参股股权。

事实上,中煤集团近年来一直在不断出清非主业参股股权。仅在今年8月,中煤集团就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了中诚信托3.39%的股权和江泰保险经纪股份公司1100.80万股股份,转让底价分别为7.80亿元和4861.47万元。加上此次转让中煤保险的股权,近两个月来中煤集团合计挂牌转让的资产已超过9亿元。

更早之前,中煤集团已在官网发文表示,其连续四年将清退低效、无效参股股权纳入各子企业的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和提质增效奖励办法,与生产经营指标同下达、严考核、硬兑现。此举旨在督促引导子企业探索多元处置渠道,加快化解风险隐患,盘活低效无效参股股权。据统计,中煤集团已累计清退低效无效参股股权12项,回收资金2130万元。

在深入推进国企改革、全面开展提质增效专项行动的背景下,中煤集团的经营业绩取得了显著提升。其利润总额连续三年上升,从2020年的150.10亿元增至2022年的443.10亿元,增幅高达195.20%。

此外,国务院国资委印发的《国有企业参股管理暂行办法》也明确指出,国有企业应严格执行国有资产投资监督管理有关规定,坚持聚焦主责主业,符合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严控非主业投资。除战略性持有或培育期的参股股权外,国有企业应退出5年以上未分红、长期亏损、非持续经营的低效无效参股股权。这一政策的出台,无疑为国有企业出清非主业参股股权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9月以来,除了中煤集团外,还有不少国企、央企也在积极出清非主业参股股权,回归主业。例如,西部信托的股权多次被挂牌转让,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旗下的国电控股也拟转让其所持永诚保险的全部股权。

对于这一系列股权转让行为,相关企业均表示这是响应央企“回归主业”的号召,对自身资本布局进行调整,不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和既定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