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证监会阶段性收紧IPO,A股IPO数量和融资额均有所下降。新兴产业类IPO公司占比九成,科创板和创业板IPO融资规模占A股总融资额近五成。

【深圳商报讯】(记者钟国斌)近期,证监会实施阶段性收紧IPO政策,旨在合理调控新股发行节奏。据数据统计,今年1月至5月期间,A股市场的IPO数量和融资额均呈现下滑趋势。具体而言,A股市场今年以来的股票融资总额达到1158.14亿元,其中IPO上市企业数量为38家,较去年同期减少了96家;IPO合计融资规模则为271.69亿元,同比下降了83.31%。

在行业分布方面,A股IPO公司主要集中在电子、电力设备、机械设备、计算机以及环保等高新技术领域,新兴产业类IPO公司占比高达九成。在募资额方面,电子、电力设备以及机械设备行业位居前三,分别募得85.35亿元、34.77亿元和28.27亿元。

多位券商投行专家指出,国家对科技创新企业及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大,使得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占A股IPO数量和融资额的比例高达九成,并预测这一趋势将持续下去。

在板块方面,深市主板融资29.19亿元,创业板融资超过60亿元;沪市主板融资91.27亿元,科创板融资66.83亿元;北交所融资19.91亿元。其中,科创板和创业板IPO融资规模合计达到131.33亿元,占A股总融资额的近五成。

从企业IPO融资额来看,今年以来,有30家企业的IPO融资额超过3亿元,19家超过5亿元,8家超过10亿元,5家超过15亿元。IPO融资额前三名分别为永兴股份(24.30亿元)、艾罗能源(22.26亿元)和诺瓦星云(16.29亿元)。

此外,IPO融资同比下降还与“巨无霸”IPO公司数量减少有关。今年IPO融资前三名合计融资62.85亿元,而去年同期则为282.33亿元。自去年8月底以来,监管层为平衡一二级市场,阶段性收紧IPO节奏,导致短期IPO融资显著减少。例如,去年8月A股IPO融资额为576.44亿元,而去年9月至今年5月,A股IPO月融资规模均未超过200亿元,其中今年2月至5月更是均未超过100亿元。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