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降息与市场信心:财政政策与价值投资的重要性
AI导读:
本文探讨了近期央行降息对市场信心的影响,以及财政政策在提振经济中的作用。同时,强调了价值投资理念在市场低迷时期的重要性,建议投资者布局好股票、好基金,耐心等待价值回归。
杨德龙 | 立方大家谈专栏作者
近期,沪深两市维持震荡调整态势,大盘在2900~3000点区间内频繁波动,这一现象透露出市场信心依然疲软,亟需更多政策利好来提振。
昨日,央行宣布下调逆回购利率及LPR利率,包括一年期和五年期品种,均下调十个基点。尽管此次降息幅度有限,但释放出的积极信号不容忽视。降息紧随中央会议之后,表明央行在货币政策目标上,稳增长与稳定人民币汇率并重。此次LPR利率下调,对楼市构成显著利好,减轻了购房者的利息负担,对存量按揭贷款利率亦有所下调,有助于稳定楼市。然而,目前降息力度尚不足以扭转投资者预期,因此,央行未来可能会继续采取宽松货币政策,包括降准和进一步降息。对于资本市场而言,市场信心不足主要源于对各行业增长前景的担忧,稳增长政策有望进一步加码。
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财政政策或将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宏观经济学中有个生动的比喻:经济过热时,货币政策如同马车的缰绳,降温效果显著;但经济增速放缓时,货币政策则如马车缰绳难以倒车。此时,即使央行大幅降息,若投资者信心不足,不愿贷款购房或扩大再生产,财政政策便需担纲重任。财政政策涵盖多个方面,如加大政府投资力度以弥补民间投资不足,提升投资增速,创造就业机会,带动经济回暖。同时,发放消费券或代金券,直接提振消费,特别是针对中低收入人群,定点发放消费补贴,因其边际消费倾向高,能有效拉动消费。此外,为鼓励生育,可考虑对生育家庭给予定点补贴,这既能带动相关消费,又能改变人口负增长趋势,有利于行业中长期发展。
以往财政政策多关注投资领域,但现在众多经济学家呼吁财政政策应更多倾向于提振消费,因为提振消费能直接拉动需求,帮助行业走出收缩困境。提高消费的关键在于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中国投资者投资渠道相对单一,除房产外,主要投资于股票和基金。因此,稳定楼市、房价及提振股市成为产生财富效应的主要手段。股市不仅是经济晴雨表,还能反哺实体经济,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发展。为建设金融强国,必须繁荣资本市场。为此,建议国家队不仅托底3000点,还应进一步拉升20%,形成牛市走势,吸引场外资金入场。大多投资者为右侧交易者,市场趋势确立后才敢入场,故在市场震荡时,需政策引导提振信心。
当前正是倡导价值投资观念之时。市场信心低迷时,优质资产往往被低估。我们应转向价值投资,将股票视为公司股权的一部分。巴菲特强调与伟大企业共同成长,可口可乐即为经典案例。尽管上市初期股价波动,但长期持有并再投资红利,回报惊人。股票代表公司股权,非K线图上的数字。我们应学习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在市场低迷时布局好股票、好基金,耐心等待价值回归。A股市场不乏穿越经济周期、牛熊周期的好公司,其股价终将反映其价值。现在是做价值投资、获取超额收益的好时机。
(文章来源:大河财立方)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