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本文探讨了全球产业链变革下供应链金融的重要性,分析了供应链金融面临的挑战,包括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获取困难等问题,并提出了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建议。同时,强调了金融科技在推动供应链金融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妙妙深圳报道

当前,全球产业链正经历深刻变革,供应链的韧性与效率成为决定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在这一背景下,供应链金融以其独特的金融手段,成为支撑产业链发展、提升供应链效率的重要力量。供应链金融以真实贸易和交易为基础,通过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促进整个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供应链金融领域的重要文件“226号文”明确指出,金融机构应充分利用金融科技手段,构建集核心企业“主体信用”、交易标的“物的信用”及交易信息产生的“数据信用”于一体的信息系统和风控系统。这一举措旨在通过科技赋能,提升供应链金融的服务效率和风险管理水平。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就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现状、挑战及未来趋势等问题,专访了京东集团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沈建光指出,当前供应链金融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金融机构在获取中小微企业的“物的信用”和“数据信用”信息方面仍存在较大困难。尽管征信服务和应收账款融资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但仍存在信息孤岛、技术孤岛以及政务类信用信息开放共享缓慢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沈建光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积极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加快推进数实融合,通过企业数字化和产业数字化不断积累“物的信用、数据信用”信息;二是积极推进金融数字化转型,提升金融机构在供应链金融中利用“物的信用、数据信用”的能力。同时,他强调,核心企业应加强对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的信用赋能,通过技术创新和开放共享,推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

此外,沈建光还指出,金融科技在推动供应链金融发展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平台、产业平台企业的融合发展,可以实现“金融科技服务+供应链场景服务”的协同发力,推动供应链金融健康协调发展。未来,银行等金融机构应与以供应链为基础的科技服务企业深化合作,积极发展供应链金融科技,共同提升供应链金融的服务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