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降准政策正式实施后,市场对货币政策的降息预期持续增强。央行即将开展MLF续作,LPR报价将揭晓。多家机构认为MLF调整概率小,但LPR存在下调可能。一季度LPR报价为主要调降目标,非对称降息或成为主流操作风格。

在降准政策正式实施后,市场对于货币政策的进一步宽松,尤其是“降息”的预期持续增强。春节假期结束后,央行即将开展本月的中期借贷便利(MLF)续作,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报价也将在2月20日揭晓。在此背景下,MLF利率与LPR的变动情况成为了市场各方密切关注的焦点。

综合多家金融机构的分析,中期政策利率MLF的调整概率相对较小,但LPR存在下调的可能性。浙商证券指出,从短期来看,全面降息即降低逆回购、MLF利率的概率不高,然而,在相对较长的时间维度内,如上半年,降息与否仍将取决于DR007的走势。此外,在当前“市场利率+央行引导→LPR→贷款利率”的传导机制下,全面降准叠加定向降息有助于推动LPR下行,预计2月LPR下降的概率较大,进而有望传导至实体部门,降低其融资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此前三次降准后LPR均未在短期内调降,但市场对于本月LPR的调整仍抱有较强预期。国海证券策略团队认为,鉴于地产修复效果偏弱,前三次降准后LPR均未在短期内调整,因此2月存在单独调降LPR的可能性。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央行已实施四次降准,前三次降准后的三个月内LPR均保持不变,因此本次降准后单独调降LPR的可能性较大。一方面,各城市地产需求端政策放松后,楼市的修复效果不及预期;另一方面,2023年8月非对称降息时,与地产信贷挂钩的五年期LPR并未调整。而在美联储降息预期减弱、人民币汇率维持波动的背景下,MLF的调降进程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方正证券则强调,一季度LPR报价为主要调降目标,且两个期限品种的LPR或出现非对称下调。从货币政策近期的表态来看,一季度LPR报价可能会以超出市场预期的姿态出现。自2022年以来,“非对称降息”已成为货币政策的主流操作风格。综合2023年全年来看,1年期MLF合计调降了25个基点(bp),但1年期LPR累计下调了20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合计下调了10个基点。在2023年,5年期以上LPR的调降幅度低于1年期LPR报价。结合人民银行在1月24日新闻发布会上的定调,即“推动信贷定价基准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行”,预计一季度“降息”安排将以LPR报价为主要调降目标,且LPR报价可能继续以“非对称降息”的方式实施,其中5年期LPR报价的降幅或超过1年期LPR。

经济趋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