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创医惠欺诈发行案引关注,深交所重拳出击
AI导读:
思创医惠因欺诈发行被深交所纪律处分,成为注册制下首单再融资欺诈发行案件。深交所对参与欺诈发行的“关键少数”实施顶格处罚,并正在处理相关中介机构和人员。此事件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尽管注册制时代的大幕已经拉开,但仍有企业顶风作案,公然实施欺诈发行行为,对市场秩序构成严重威胁。
近期,深交所对思创医惠的纪律处分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据深交所相关人士透露,这是注册制实施以来首例再融资欺诈发行案件。
据悉,该上市公司原计划于2020年通过可转债方式募资。然而,监管部门发现,思创医惠通过其子公司开展虚假业务,两年间累计虚增利润超过亿元。监管认为,思创医惠公开发行文件存在重大虚假内容,构成欺诈发行。
为此,深交所在注册制实施后首次对上市公司融资资格进行了限制,并对参与欺诈发行的“关键少数”人员实施了顶格处罚。
深交所表示,正在积极处理相关中介机构和人员。据悉,思创医惠的可转债项目涉及中信证券、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和中银律师事务所等多家中介机构。这些中介机构在监管视角下是否勤勉尽责,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思创医惠通过全资子公司医惠科技与多家企业开展虚假业务,虚增收入和利润,两年来累计虚增利润过亿元。
早在2020年,思创医惠计划通过可转债方式募集资金8.17亿元,用于多个项目。然而,两年后,证监会对其立案调查,深交所也多次发出问询函并上报重大事项。
经监管调查发现,思创医惠不仅公开发行文件存在重大虚假内容,其相关年报也存在虚假记载。具体而言,2019年至2020年间,思创医惠通过虚假业务和提前确认收入等方式,累计虚增营业收入和利润。
深交所对思创医惠采取了严厉的纪律处分,给予其5年内不接受其提交的发行上市申请文件的处分,并公开谴责。这一处分显示了交易所对违法违规行为的“零容忍”态度。
在欺诈发行案件中,“关键少数”人员往往发挥核心作用。深交所对参与思创医惠欺诈发行的“关键少数”实施了顶格处罚。
据悉,时任董事长、总经理章笠中等人未能有效管控子公司,知晓并授意相关员工实施虚增行为,是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因此,深交所对他们给予了公开认定不适合担任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处分,并进行公开谴责。
深交所表示,正在研究制定自律监管相关实施标准,对欺诈造假等重点风险领域的重大违规行为依规从严监管,提高违法违规成本。
作为资本市场的“把关人”,中介机构在欺诈发行案件中是否勤勉尽责备受关注。近年来,随着注册制的实施,监管层频频强调中介机构应提高合规意识,把好资本市场的“入口关”。
思创医惠的可转债项目涉及中信证券、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和中银律师事务所等多家中介机构。深交所表示,对于涉及的中介机构和人员,正在抓紧处理,并将及时跟进自律监管,对责任主体进行严肃追责。
压严压实中介机构责任是注册制改革的重要着力点。2024年以来,深交所对中介机构及相关从业人员开出了多个“罚单”,显示了其对维护市场秩序的决心。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