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证监会正严厉打击欺诈发行行为,思创医惠等上市公司因欺诈发行及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受到严厉处罚。同时,多家上市公司因连续多年财务造假而受到证监会处罚,彰显了证监会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决心。

中国证监会正严厉打击欺诈发行行为,以保护投资者利益。2024年1月24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王建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构建以投资者为本的资本市场,必须全面加强监管,尤其是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他指出,部分上市公司诚信缺失,上市目的不纯,缺乏公众公司的基本认知,频繁侵害投资者利益,严重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为此,证监会将进一步强化资本市场防假打假制度机制,保持对欺诈发行等违法行为的“零容忍”高压态势,坚决予以重拳打击,让违法者付出沉重代价。

王建军副主席的这番言论,正值思创医惠(300078.SZ)因欺诈发行及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而受到严厉处罚之际。该公司不仅收到了浙江监管局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及《市场禁入决定书》,还于1月22日再度因此收到深交所的《纪律处分决定》。这是注册制下首例再融资欺诈发行案件,深交所对思创医惠及其相关责任人实施了顶格处罚,给予五年不接受其提交的发行上市申请文件的处分,传递出强烈的“严监管”信号。

据时代周报记者统计,截至1月25日,今年已有21家A股上市公司公告称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或《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其中,财报虚假记载的占比居多,达到11家,思创医惠便是其中之一。该公司通过虚增营业收入和利润,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浙江证监局对此给予了严厉的处罚,对思创医惠及其时任董事长、总经理章笠中等相关责任人进行了警告和罚款,并对章笠中采取了10年市场禁入措施。

除了思创医惠案外,还有多家上市公司因连续多年财务造假而受到处罚。例如,兴源环境因2016年至2022年连续7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而被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罚款;*ST华仪则因2017年至2022年连续6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而被处罚,并于1月16日因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被终止上市。此外,金通灵、方正电机、太和水等多家上市公司也因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而受到处罚。

除了财报虚假记载外,证监会还对信息披露不真实、会计错报、大股东股份冻结未及时披露、关联交易未及时披露、商誉减值测试不正确等行为进行了从严处罚。这些行为均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破坏了资本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证监会的严厉打击行动,彰显了其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决心和力度。未来,随着监管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执法力度的不断加强,相信资本市场的秩序将得到进一步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将得到更有效的保障。

(文章来源:时代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