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加大权益类投资布局
AI导读:
随着市场回暖及政策鼓励,多家银行理财公司加大权益类投资布局,发行含权产品增多。业内人士认为,这有助于提高资产配置多样性,丰富产品体系,满足不同投资者需求。但投研能力仍是挑战,需加强体系建设及市场把握能力。
近期,随着市场环境的回暖及相关政策的积极鼓励,银行理财公司正积极布局权益类投资领域,通过内嵌权益类资产,旨在打开产品收益空间,提升性价比,并探索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一位股份行理财公司权益部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达了这一观点。
今年以来,多家银行理财公司明显加大了权益类理财产品的发行力度。尽管这些产品仍以固定收益类资产为底层资产,但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显著增加,使得产品兼具估值稳定性和收益弹性。这一策略旨在提高资产配置的多样性,提升投资效率,并带动银行理财业务的创新发展。
业内人士指出,银行理财公司加大权益投资布局,不仅丰富了产品体系,还扩展了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区间,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风险收益偏好的投资者需求。在这一过程中,理财公司的投研体系建设、权益市场研究及市场把握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近期,银行理财市场权益投资重新涌动起暖流。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理财公司已发行近60只权益类或混合类含权理财产品。包括农银理财、中银理财、招银理财、民生理财在内的多家理财公司成功发行了多款含“权”产品,传递出理财公司加大权益布局的信号。
例如,农银理财5月7日成立的“农银理财农银同心·灵珑价值精选第40期理财产品”,募集规模达6300多万元,业绩基准为3.40%-4.80%。该产品主要投资于货币市场工具、债券等,并根据市场情况配置一定比例的权益资产。此外,光大理财、招银理财等公司也推出了多款可投资权益类资产的混合理财产品。
记者梳理发现,这些含“权”产品中,货币市场工具、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资产仍是“基本盘”,而股票(含优先股)、证券投资基金等权益类资产则成为收益增强的主要贡献者。部分产品还适当参与以对冲为目的的金融衍生品交易。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银行理财在布局含“权”产品时,更多地加入了泛权益的资产,如优先股、转债、公募REITs等,这些资产通常具备正现金流且波动相对较小。
不仅仅是新发产品加速,存续的含“权”产品业绩表现也不俗。招商证券数据显示,理财公司存续的混合类、权益类理财产品年初至4月15日的平均收益率分别为0.88%和1.1%,较3月末有所回升。
尽管含“权”理财产品发行升温,但从绝对规模来看,银行理财混合类产品和权益类产品份额仍相对较小。截至2023年末,固定收益类产品存续规模占比高达96.34%,而混合类、权益类等产品占比不足4%。这也意味着含“权”理财产品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业内人士表示,新“国九条”的出台为理财公司布局权益投资带来了新的机遇。该政策鼓励银行理财和信托资金积极参与资本市场,提升权益投资规模。这将有助于银行理财产品端配置更多优质资产,提高资产配置的多样性和投资效率。
然而,在追求高收益率的同时,理财公司也面临着投研能力的挑战。不少理财公司虽已配备专门的权益市场投研团队,但整体投研能力仍有待提升。因此,加强投研体系建设、增强权益市场研究及市场把握能力成为理财公司的当务之急。
多位银行理财人士还表示,由于投资者对高风险产品的接受程度有限,以及首次购买银行理财R4及以上产品需柜台面签的不便,对理财公司发展权益业务带来一定掣肘。因此,建议监管评估适度放宽相关要求,以促进理财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图片及链接信息已保留)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