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北交易所重启IPO受理,企业上市全流程重塑
AI导读:
沪深北交易所重启IPO受理,标志着当前上市环境已经逐步恢复。伴随新“国九条”、资本市场“1+N”系列政策文件落地,企业上市全流程迎来重塑。科创板IPO受理恢复,北交所也重启受理工作。
在沪深交易所打破持续半年的“零受理”局面,重启IPO受理之后,北交所也于6月21日重启了IPO受理,受理了包括浙江锦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内的3家企业上市申请。前一日,沪深交易所分别受理了西安泰金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铀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申请。
在恢复IPO受理之前,沪深北交易所已率先恢复了上市审核。沪深交易所在5月中旬重启上市审核,北交所也于近期重启,并恢复了“一周双审”的审核频次。此次三大交易所公布新增5家企业受理之后,A股市场“零受理”局面也正式被打破。
自去年8月以来,为应对市场下行,监管部门阶段性收紧IPO节奏,并于今年初快速启动一轮全面改革,沪深北上市门槛全线提高,科创板更加强化科创属性。伴随新“国九条”、资本市场“1+N”系列政策文件相继落地,企业上市全流程迎来重塑。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IPO重启受理审核,标志着当前上市环境已经逐步恢复。
伴随IPO恢复受理,证监会“科创板八条”出台,以及国办“创投17条”的推出,业内预计一级市场“退出难”有望缓解,创新支持环境也将有望逐步恢复。科创板IPO受理恢复,标志着科创板在强化科创属性、提高上市门槛的背景下,重启了IPO受理审核。同时,北交所也重启了受理工作,新增受理了3家企业的上市申请。
截至6月23日,科创板除1家新受理、4家已问询、1家上市委审议通过、4家提交注册外,有50家处于中止及财务更新阶段,终止IPO企业数量累计已达275家。6月19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陆家嘴论坛宣布一系列改革举措,并公布了“科创板八条”,进一步突出科创板“硬科技”特色,健全发行承销、并购重组、股权激励、交易等制度机制。
在北交所方面,时隔三个月,北交所拟上市企业的新增受理工作也重新开闸。6月21日晚间,北交所官网显示,该所于当日受理了锦华新材、创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奥美森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3家企业的上市申请。此前,北交所上一次公告新增受理情况还是在3月中旬。在北交所新增受理恢复之前,该所上市审核工作已率先恢复。
沪深北首批获受理的5家企业中,4家为制造业企业,1家属于有色金属矿采选行业。这些企业近年来业绩表现突出,营收和净利润均逐年增长。其中,泰金新能近三年营收从5.19亿元增长至16.69亿元,归母净利润从5498.28万元增长至1.55亿元;中国铀业经审计的营业收入从89.06亿元增长至148.01亿元,扣非前后的归母净利润孰低者从7.59亿元增长至13.02亿元。
随着IPO门槛的提高,预计未来受理和申报的企业将更加注重质量,即企业的盈利能力、成长性和合规性等,都将成为审核的重点。这样会有更多的企业在准备IPO的过程中被筛除,只有真正符合条件的企业才能进入市场。同时,由于审核标准的提高,企业准备材料和审核的时间可能会相应延长。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