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华为通过收购讯联智付100%股权,成功获得支付牌照,成为移动支付行业新玩家。此举将对其现有业务及以微信、支付宝为主导的互联网支付行业产生影响。华为拥有两亿多手机用户基础,将助力其拓展移动支付市场。

尽管手机市场面临诸多挑战,但华为并未止步于硬件设备提供商的角色。五年前,华为通过HuaweiPay布局支付市场,如今,它再次迈出重要一步,正式成为支付牌照持有者。

华为成功收购讯联智付,斩获支付牌照

移动支付行业迎来了一位实力强劲的新参与者。据天眼查数据显示,华为通过全资收购深圳市讯联智付网络有限公司(简称“讯联智付”)100%股权,成功获得了支付牌照。

具体变更信息显示,3月25日,讯联智付的大股东由上海沃芮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为持股比例为100%。同时,公司高层也进行了调整,郑栋伟担任总经理,张航出任监事,新增杨翔为董事,而王关荣则继续担任讯联智付董事长。

王关荣拥有丰富的金融背景,曾任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上海农商银行副行长,并在多家金融公司担任要职。

讯联智付原为中兴通讯在支付领域的重要布局。该公司于2013年6月18日成立,注册地位于深圳前海,由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出资设立,初始注册资本为1亿元。2014年7月,讯联智付获得央行颁发的第三方支付牌照,业务许可范围涵盖互联网支付和移动电话支付。

然而,中兴通讯在2015年发布旗下移动支付产品“中兴付”后,不到一年时间便放弃了这张支付牌照。2016年8月,中兴通讯全资子公司中兴软件以3.825亿元的转让价向上海沃芮欧转让讯联智付90%股权,并于2018年1月转让剩余10%股权。

华为布局支付领域的深远意义

华为此举背后的意图是什么?获得支付牌照后,将对其现有业务产生哪些变化?又将对以微信、支付宝为主导的互联网支付行业带来哪些影响?

华为早在2016年就与银联合作推出了基于NFC技术的Huawei Pay。与Apple Pay、Samsung Pay类似,Huawei Pay只需在手机触碰NFC设备的瞬间即可唤起支付界面,而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则需打开程序并“扫一扫”才能完成支付。尽管基于NFC技术的手机Pay并未实现爆发,但Huawei Pay已覆盖交通、商超、便利、电商、餐饮、生活服务等多个场景。

业内人士分析,拥有支付牌照意味着华为将拥有交易数据保密、节省交易手续费、独立账户体系和用户数据等优势。此外,随着数字货币与硬件的结合,华为这样的硬件制造商将拥有更多机遇。华为在国内拥有超过两亿手机用户,这是其进入移动支付市场的坚实基础。

在数字人民币方面,华为也展现出前瞻性布局。2020年10月底,华为发布的Mate40系列成为全球首款支持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的智能手机。

然而,从企业布局角度来看,手机Pay主要作为银联云闪付产品在手机终端的应用,支付通道和账户资金分别由银联和银行把控,手机厂商的角色相对有限。尽管如此,面对移动支付这一巨大市场,百度、阿里、腾讯、京东、美团、国美、美的、滴滴等企业均已获得支付牌照。

华为此次拿下支付牌照,无疑将为其在金融领域的布局增添新的动力,同时也将对现有的互联网支付行业格局产生影响。

相关报道:

突发!华为拿下重磅牌照,曾属于中兴通讯,微信、支付宝迎来新对手?

华为正式拿下支付牌照,微信、支付宝迎来强劲对手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内容略有删减及润色,以保持与原文字数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