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团连续投资自动驾驶企业,押宝激光雷达助力造车
AI导读:
小米集团在一周内连续投资自动驾驶和激光雷达服务商,表明其在造车领域对自动驾驶技术的重视,特别是激光雷达的应用。此举将为小米的造车之路提供有力支持。
一周之内,小米集团在造车领域迈出两大步伐。先是于6月3日领投了自动驾驶和高级辅助驾驶技术提供商纵目科技的D3轮融资,紧接着在6月8日参与了激光雷达服务商禾赛科技的D轮融资。禾赛科技服务于国内众多自动驾驶公司,包括百度、滴滴等知名企业。
从这两笔投资中,可以明显看出小米造车对自动驾驶领域的重视。小米通过投资纵目科技和禾赛科技,不仅布局了自动驾驶的核心技术,还涉足了自动驾驶的关键传感器——激光雷达。
科创板“退考生”禾赛科技再获资本青睐
6月8日,禾赛科技宣布完成超3亿美元的D轮融资,由高瓴创投、小米集团、美团和CPE(中信产业基金)共同领投,华泰美元基金及老股东光速中国、光速全球、启明创投等跟投。此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支持混合固态激光雷达的大规模量产交付、麦克斯韦智能制造中心的建设,以及车规级高性能激光雷达芯片的研发。
高瓴合伙人、高瓴创投软件与硬科技负责人黄立明表示,激光雷达作为自动驾驶最核心的传感器,直接影响着自动驾驶行业的发展速度和水平。禾赛科技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为市场提供了高性能、低成本、强稳定与可量产的传感器解决方案。
禾赛科技自成立以来,已完成多轮融资,吸引了博世、百度、安森美半导体、启明等众多知名企业和投资机构。截至目前,公司已推出十款激光雷达产品,其中Pandar系列在Robotaxi和机器人市场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客户遍布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座城市。
禾赛科技官网展示的三款激光雷达,线数分别为40、64和128,展示了其在激光雷达领域的领先技术。
激光雷达通过发射激光脉冲并测量反射回来的时间,构建三维环境模型,即点云。搭载激光雷达的车辆可以近乎“实时”地获取周边环境的三维模型,包括静态和动态障碍物的相对距离、速度和方向。因此,在L3及以上的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中,激光雷达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值得注意的是,禾赛科技本次融资的金额和用途与此前向科创板提交的招股书内容相仿。今年1月,禾赛科技向科创板提交招股书申报稿,拟冲刺国内激光雷达第一股。然而,在经历了一轮问询后,禾赛科技撤回了上市申请,上交所终止了对其科创板上市审核的决定。
尽管上市之路暂时受挫,但禾赛科技在激光雷达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创新能力仍然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公司表示,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激光雷达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小米造车“押宝”激光雷达
小米集团参与禾赛科技D轮融资,标志着小米在造车领域再下一城。这也是小米自3月30日高调宣布造车以来,为造车布下的第二颗“棋子”。
小米造车计划10年投资100亿美元,雷军称之为“最后一次创业”。然而,在官宣造车后的两个月内,小米并未有实质性的造车动作。直到6月3日领投纵目科技D3轮融资,小米才在造车领域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此次参与禾赛科技D轮融资,进一步表明了小米在自动驾驶领域“押宝”激光雷达的决心。
在自动驾驶领域,围绕是否需要激光雷达这一核心议题,汽车界形成了两大阵营。特斯拉是视觉识别路线的典型代表,依靠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常规传感器完成周边环境信息的收集。而大多数车企、自动驾驶公司和科技公司则认为高等级的自动驾驶离不开激光雷达的辅助。
小米选择投资激光雷达公司,表明其认同激光雷达在自动驾驶领域的重要性。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激光雷达或将迎来“黄金时代”,小米的造车之路也将因此受益。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